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2018-11-17 17:24:00)
标签:

情感

文化

体育

历史

分类: 天上人间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 陈政委与爱妻罗秀华)

陈君叶政委是我新兵时期的体工队副政委、政委,一生教诲终生不忘。长篇纪实文学基石之魂》,是受他和战友们委托而写的书,满满都是体工队草创时代的人和事。陈政委于2018年4月12日,完成了自己的50万字自传《路》一书的同时、也修改定稿了为拙作写的序言《回眸激情的岁月》,与世长辞。他实践了共产党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誓言,在我们体工队男排心中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每读序言泪落如雨,音容笑貌骤然而起!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1975年,福州军区男排与沈阳军区男排赛后交流,前排左三为陈继共。)


                      回眸激情的岁月

                 原福州军区体工队政委 陈君叶

闽江东去浪淘尽,风流人物千古扬。读罢陈继共所著的长篇纪实文学《基石之魂》,四十年前重建福州军区体工队的画面,鲜明地浮现在眼前。这是一段很值得回忆、回味和纪念的青春激情的岁月。作为当时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之一,我感到特别欣慰,也特别激动。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草创时节八条枪,图前排中为陈继共。)

一代风华容易逝,唯有文字得永恒。这段珍贵的历史,终于有人追忆、有人挖掘、有人梳理,并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撰稿人付出了巨大的劳动,花费了时间、精力和代价,他们的创举、奉献和甘当义工的精神,令人钦佩。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石之魂》的出版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女排的少女队员们,其中一位成为我妻。)

陈继共是文革后福州军区体工队男排第一批特招队员,他热爱排球、酷爱文学。进队以后始终坚持阅读,特别是喜欢古典文学近代名著。特别是他能做到打球、学习两不误。成了首批光荣入党,担任场上队长,首批提干,首批主力队员。在当时沒有电视电脑的年代,黑板报是军队基层的主要宣传教育阵地。他成了黑板报的撰稿骨干之一,军营的黑板报是他的第一个文学平台。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左一为博主与女排少将陈招娣,右一为八一女排沈散英。)

每有新作上墙,少男少女队员们争睹为快,更促进了他的写作兴趣。比赛训练多么辛苦,陈继共坚持笔不离身,随手记录点滴,挤出时间写稿件。离开体工队以后,他到一线部队宣传科长出手不凡,报道工作都在全军挂号,创造了运动员当秀才的传奇。转业地方从事法律工作,成了高级法官。他对社会、事物观察细致留心到处有文章,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坚持做好主业,笔耕创作。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博主与陈忠和)

几十年来,陈继共发表了好几百多万字的体育文学、军旅文学和法制文学作品,出书十几本。那时出书是很难的,其中我读过的代表作的有:《亚洲跳王与他高墙下的父亲》、《佳丽人生》、《郎平归来》和与陈忠和合著的《笑对人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陈继共写作的最大特点是随手就能写,从不怕思路断线。也许,这就是运动员特有的“开关式”思维和起动。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陈政委与女排将士)

《基石之魂》是专门为福州军区男女排纪念建队与全军军区级体工队撤编而创作的。陈继共是体工队初建参与者与开拓者之一,熟谙这段经历,有更多的创业艰难百战多的体会。而且,他在上个世纪就出书多多,说得上著作等身轻车熟路。有感而发,有感想发,这就是沉淀中暴发。他说,作为福州军区男排的一员,光荣!队史沉重,够得上树碑立传写书立言。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陈政委自传《路》)

多年的历炼与思考几十年的笔耕和感悟。他驾驭文字的功力达相当水准,可以说,写这本书非他莫属。这段历史之所以显得特别珍贵,首先是因为体工队重建和发展,得到两位开国将军——原福州军区的韩先楚司令员和皮定均司令员的重视与关怀。这两位从战争年代走来、一生战功赫赫的名将,鲜为人知在文体建设上依然大有建树。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博主与陈忠和合作《笑对人生》)

军区体工队从选址到教育训练管理,都包含着两任司令员的一番心血。他们在战备军务繁忙之际,始终关注着铜盘山,关怀着体工队。可以告慰将军在天之灵的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英雄部队人才灵,卧龙藏凤、新秀辈出。体工队军营中走出了一批全军冠军、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其次是军区体工队男女排白手起家,顽强拼搏,双双跃上全国甲级队行列,分别被国家和军区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男排1972年9月在福州组队当月就参加全国比赛,纯业余队与专业队交手,显然不是一个量级。结果排名全国倒数第二名,陈继共与队员们连“福州军区”的队衣都反过来穿,生怕人家笑说鸟队。从此全队发奋起步,知耻后勇。大体还是这些人,却在间修练成仙,成了全军冠军队、全国甲级队前,绝对是个奇迹。队伍受到国家体委表彰,并被授予荣誉称号。他们走自己特色的路子,堪称是中国排坛的一部独创“真经”。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再次是作品填补了福州军区体工队男女排球队无史记录的状态。把一支以战士为骨干起家,继承、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治军管理经验,用汗水、心血和智慧创造的经验反映出来。正如作者所说:“在特定的条件下和特殊的年代里,福部男女排与全国所有的排球人一样,用青春和热血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用智慧与汗水熔铸着中国排球的基石之魂。”确实,综合条件并不好的陈继共,能从进队打主力到退役,更多凭的是一腔血和意志力。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凡有军区男女排聚会,陈政委与罗秀华都开开心心参与。)

岁月无痕,经历有迹。四十年前,我在福州军区体工队任副政委、政委,参与了体工队建立的全过程。光阴荏苒,那时正当不惑年华,如今已经是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作者陈继共受体工队男女排战友们之托,开始本书创作。他做事认真承诺是金,斯人独憔悴;日以继夜的加班加点,精心撰写成书。说实在,当今市场经济,恐怕只有陈继共愿意为撤编的老部队作此无私奉献。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首次回归中国女排当教练的郎平左三与博主左二)

当我看到初稿时,着实有些吃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是他保持着超人的记忆力。他对当年男女排初创时期的人和事全然记忆犹新,细节刻划入木三分,人物描摹如见其人,全景描述丝丝入扣。二是他保持着过人的评判力。他以个人的独特视角,对四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赛事过程和队伍成长的脉络,都把握得相当有度,不仅观察入微、记叙客观、拿揑适当,而且评论中肯,很是服人。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陈政委千古)

诚如作者所言:“历史是客观存在,不是一个任人妆扮的女孩子。它可能被误读,却无法被复制,它可能被沉淀,却无法被改写,它可能被整容,却无法被变脸。”三是他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基石之魂》的人性化创作风格和平民化语言特点,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可读性强,令人读之欲罢不能,即显示了作者的创作能力仍然处于高潮。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郎平归战不得了,再作拼搏多苗条。左一为博主)

当然,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局限性。从来读者总是见仁见智,这乃客观存在。对于这些问题,相信读者自有公论和评判。作者下笔前已经有了明晰的构思和准备,文学即人学。本书对这一点的把握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作者不惜把大量的笔墨,投向教练和队友们这些主人翁的身上,哪怕是仅仅在体工队呆过几个月的人,他都倾注着滿腔热情精心刻画。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博主与黄金一代杨昊)

人性化地选取典型细节,使相关人物生动复出,鲜活再现,是本书最大的亮点。排球队所有领导、教练和运动员都是这段经历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功绩和荣誉都属于他们。军区男女排球队中已经谢世的领导、教练和队员们,他们的英名、创业的贡献和精神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他们在九泉之下若有知,一定会含笑再忆创业史,重温当年的战友情。读完这本作品,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同志们深情的怀念和良好的祝愿。这是一首队史的赞美诗,是排球队员成长之路的热情赞歌。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博主与黄金一代周苏红)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福州军区男女排的成长历史,表面上看,除了训练、比赛,就是下连队表演、辅导、锻炼。其实不然,深层次讲是育人为先、树人为本。运动员的青春是短暂的,而运动员的人生之路又是漫长的。四十年之后,走出尖兵路一号和走出铜盘山的同志们,都在各自战线上取得佳绩,表明了福州军区体工队的历史无愧于军队、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给历史和后人以圆满的交代。

泪崩!陈政委在生命临终前,为我拙作写序修改定稿《回眸激情的岁月》!

本文原应请当年的主要领导、或排球队的实际缔造者、或新的领导来写,那样或许会更全靣、更深刻些。但是不幸的是老的已经走了,又顾及新的或许对初建的那段历史不一定很了解,对当时的人和事不一定很熟悉。大概有鉴于此,陈继共说非你莫属”,故我也不再推诿,怀着发虽千茎白,心犹一片丹的由衷之言,谈点粗浅感受,权当为序。                                                                  

                           2018修改定稿于福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