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洪惠君——正宗嫡传掌中木偶大师
标签:
文化图片娱乐 |
分类: 星梦灿烂 |
印象洪惠君
第一次面对面看洪惠君独家表演,与之交谈,才感觉为何木偶出于民间,讲究功夫精深、讲究正宗嫡传,讲究秘步绝招,讲究人偶合一。
现在院校培養出来的木偶演员,虽然也挺棒,但是恐怕很少能象他一样技能全面、专业多能,表演时能做到“一心多用”。

正宗的民间布袋戏演员多是独角戏为主,必须手口并用。要随剧情唱念道白,双手高举操偶,角色亦男亦女亦生亦旦,独自演绎成戏。
实际上,除了有双厚实的手掌,柔软的十指,灵巧蕴力融会惯通外,还必须多才多艺。
他必须同时具备文学功底和演讲水平,会主持,有唱功、深演功,有步伐身形会表演。

(台湾同行,都叫惠君!)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相声演员还难,说学逗唱之外还要有操偶表演的硬功夫。
洪惠君去年退休,即应邀上了央视《非常传奇》节目,收女徒歌手王二妮,强化速成训练。
他在屏幕现场展现个人的掌中木偶绝技:长绸舞、打虎戏、双手互搏,木偶射箭、互动换衣等,引得专家满堂喝彩、观众如醉似痴。
第一代漳州木偶大师杨胜名扬世界,第二代是其子杨烽。1957年出生的洪惠君就是杨烽徒弟。
他14岁因能说会唱喜欢木偶而特招入团,走的是师徒相传之路。
旧社会木偶艺人走村闯社表演谋生,风吹雨打太阳晒,所有的木偶道具用一担布袋装起,就可挑走。所以老百姓就称之布袋戏。
每个艺人都必须会演绎几台戏,必须学会主持开场,会随角变声,会唱会念,会双手操木偶。否则一人出门颗粒无收,如何养家糊口?

洪惠君与木偶相伴46年,他从学徒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先后任市木偶剧团团长、党支部书记、艺术总监。
几十年来,他潜心研究表演、创作、导演。期间得到的国家级、国际级奖,多得数不过来。

洪惠君进团是1971年,属于文革期间,也只能演“样板戏”。但他悟性好,懂得苦练基本功,天天扯手指,锻柔软度灵活度。
此后,他先后导演的10多部布袋木偶戏都获奖,电视木偶剧《森林里的故事》、《少年岳飞》、《小熊拨牙》获得全国奖。
《比艺招亲》在塞尔维亚获得国际最佳荣誉表演奖。

(木偶幼儿可学,业成必须一生。)
1999年,剧团在《少年岳飞》首次尝试“声光电”木偶,受到空前的欢迎。他的才艺得到充分的展现,融演、导、主持于一体,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木偶传人。

剧团这个平台上,痴心的他技艺更加完美和出神入化。他发明了“手指通”,套在手指加长,使操纵演员更好操纵和指挥。身兼演员、导演、艺术总监等多个职务,曾出访过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年,洪惠君走上了领导岗位。2006年迎来双喜临,漳州布袋木偶戏及木偶雕刻均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他见证了这一时刻,并成了漳州本土非遗传承人。

洪惠君为人相当接地气,大俗大雅,啥人也能合得来。实际上,他退而不休,因为根本就离不开木偶。
在他的灵魂深处,早就与木偶融为一体,从而其乐无穷。(全文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