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灯下笔谈 |
中国女排斩获瑞士精英比赛冠军。
斩获的当然不仅仅是冠军,而是涌现更多的战将和更多的组合。庆贺之余,“奔小康”更得看到存问题多多,挑战还在前头。
所以,小胜更需居安思危,别忘了本届比赛毕竟是“精英比赛少精英”,巴意没来,俄罗斯“三驾马车”没来。
竞技体育,最怕的就是胜了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败了唉声叹气,精神低糜。
说07版的中国女排“奔小康”,就是给人感觉就是输得起赢得起,照打不误,队员勇于表现,求战心切。
从去年比赛七仙女独撑门面,到今年用人“多有富余”,说明了变则通,说明了不能吊死一棵树上。
宏观看来,07新版,为08加强版中国女排,提供了可用之材和靓点所在。
第一是秋月。
从一些人视其“新、嫩、慢”到官网称之“不愧是最佳二传”,裂变飞跃就是不经意之间。其实,魏秋月还是魏秋月,但是,08年她与冯坤联手承担中国女排二传位置,想必不再有疑虑了。她的“高出手和慢中快”与冯坤的“侵略性和霸气甩”传球,可以构成双保险。
第二是薛明。04年进队的小头同学,真的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她的高快、高拦和灵气所在,让人看了心里踏实。当然,力量制约,让她一时还难以打出三号半强攻,可是,这种跃进,让中国女排的“东西塔”红了一角。上场人就六名,亮了一点就是强化六分之一,能说不重要吗?
第三是李娟。她曾经是临时救主而来的战将,是亚光色泽,不新不老。圈内一直存有“过渡选手”暗示。然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李娟的表现的稳定性和易位的适应性看,她怕是现在最好用的“娟标万金油”了。无论打主攻或者当接应,她的进攻和拦网,都展现出一股原先少有的锐气和自信来。当然,话说回来,李娟的一传,有时还没有达到“天津品牌”的质量。
第四是小马。记得05年小马初上国阵时,因公里数不到,倍受部份球迷恶评,而今她的一招鲜背飞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有高度,有幅度,有速度,对古巴决赛中,她替徐云丽后上,结果是五发五响,展示了一定的能力。小马若要占一席之地,拦网是她的必须强化的项目,,攻拦得双全,少一点就是漏洞和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徐云丽,她现在的“恶评”真不少。
这也得一分为二看问题,徐云丽的优势身高体壮,抗练敢打,颇有蛮力,缺点同样明显,球性一般,节奏偏慢,动作另类。
也许就是这些缺点掩盖了她的优点,所以让人有退步的感觉。其实,看看技术统计,她还是得多于失,当然,用人之道,就得扬长避短,用在点上即成功。
对运动员的成长来讲,类型多多,表现不一,有些人必须花本钱给代价,不怕反复,功到自然成。所以建议球迷还是耐心一些,多鼓励少恶评,多分析多调侃,多理性少放纵。
老将周苏红、杨昊,这一正一副队长在决赛中证明了自己,全队老少都在所有比赛过程中,先后相亮,都给人们带来启发和回味。
上阵最少的韩旭,曾替秋月上场,不也有“一传球一吊心一发球”的得分和间接得分吗?
集体项目,呼唤人人有用,“鸡鸣狗盗”者都能为集体发光发热。
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期待明年一月,全国女排新老精英大会师。打造出中国女排奧运阵容,迎接北京本土奧运会战。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