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五光十色 |
量身定做___“改造”徐云丽
在中国女排史上,当年进入中国女排行列并打上首发例子,记忆中实在不多,好似只有郞平与杨锡兰等人,“徐云丽现象”是球迷关注的问题。媒体是一片呼声,球迷中力挺者虽不少,但“黒徐”者也不少。
最近徐利、李全强与陈忠和在厦门现场地观看了福建女排对八一队一役,此役小丽独得27分,比前几次发挥出采,“三大巨头”们提出集训中要为之“量身设计”,重点打造之说,引发更多的说法。
因为身高1、96米的徐云丽从06年来,在中国女排中几乎场场首发,打遍所有比赛。所以,对其走势,球迷也看得清楚,看得分明。毕竟人高一公分,网前绝对不一样。
日本队是苦无高妹,我们有,为什么不练呢?训练的最高境界,就是因人施教,量身定做,注重打造。
认为小丽“名不符实”国手的人,主要观点是说她虽有身高,但天赋不足、柔韧不够,移动缓慢,甚至起了个背后绰号叫“徐蜗牛”,在技术上说她是扣球平平,动作不好看、不协调,发球多失误,拦网也不见得好,联赛显不出国手道行等等。
记得05年我力挺王一梅时,也有人说她是“肥梅、胖梅”和“翠花__上场碎步,少挣多花”,还说什么“扣球如开炮”、“发球没准星”,可见队员成长得有个过程,也得给她们时间。一梅优势在于有力量,小丽的优势在于有身高,她上述的缺点或问题,都可以通训练比赛加以解决。
小丽最可贵的是身体壮实,训练抗练,上场兴奋,比赛敢打。这是很良性的运动类型,实在比什么“天赋”更重要。目前有多少水平发挥多少能量的队员,总是随其功力上长而不断进步,这正是教练最期待的类型。
所以徐利对陈导说:下决心练她,会有回报的。
目前,小丽拦网采用的是“并步移动”式,所以拦定点球相对好,而移动两边拦网就显得慢些。这问题不算难解决,估计陈导会让她改练“助跑式移动”拦网,如熟练后,两边拦网就会快捷十分。两边移动速度快了,她“手头本硬”,中路拦网会更加从容,威胁更大。
扣球问题小丽主要是身体手臂舒展不够,高度有所浪费。这是每一个新队员都会遇上的“技术反复”,陈导明说要“猛练”她了,只要通过强化多球训练,“建立合理的技术动作定型”,一稳定,就能走上坦途。小丽本身有“天生蛮力”,扣球技术动作一提高,击球点和过网点就会相对固定,其杀伤力绝不会让人失望。
发球小丽现采用上手飘球,估计陈导会让她学发大力跳发,以其身高臂力,练成后“双技并用”,就可实现飞跃。05年王一梅的跳发,不是曾经发生过“暗算队员”_发到姐们身上吗?可如今,成了“抢分”亮点。
小丽的绝对弹跳力,目前算是平平,这正是她提高的无限空间。体能上再加强,技术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的。
所以,我不赞成媒体对她的“过头话”,也不同意“黒”者的讽刺尖酸挖苦言语,反之,以平常心期待她日积月累、慢慢成长,不是更和谐吗?08在即,也还有一年多时间嘛。
其实,小丽还是小丽,生活中的她很豪爽,敢喝酒,多笑声,很好相处,她压根不注重人们的正反评说,更不理会“家长里短”的流言,她只有一个心眼,只想提升自我。
文章引用自:http://自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