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一女排怎么啦?

(2007-01-23 11:27:14)
分类: 五光十色
长期以来,八一女排素有小国家队之称。从袁伟民时代的慧英、招弟,杨希,杨子,散英到陈忠和时代的蕊蕊、大鸟,小宋,包括集训过的白云、小佳等人,哪一个不是独树一帜,哪一代不是战将如云?哪一届不是登顶热门?

现在的八一队,不仅是不在中国联蹇三强之列,而且已经是难寻亮点了,当年屡与天津争冠军,得了亚军还怨说林榆挺教练不行,可现在呢,变成了“美好理想”,比赛嘛,胜利总是硬道理,实力就是硬功夫。看看八一队目前联赛的战绩,实在有些令人担忧。她们在南区不仅是出线危机,而且是胜之结结巴巴,输之七零八落的。比如输给周苏红不上埸的浙江,就是输得有些“破产收盘”的味道了。


军令如山,不能攻坚克难、打了败战难逃挨军棍的。可是,这军棍难道都让崔导来承担吗?好象也不完全合理。依我看,也有体制问题、训练问题等其它因素。

原来,八一队兵源不缺,“好汉当兵,好女称心”,赵蕊蕊、白云当年都是主动征者,因为八一队员进退出路多多,因为各大军区皆有专业女排,即使八一队用不上的人,也可输送军区队,军区队佼佼者,也可调进八一队。

现在,情况不同了,一个裁军任务,直叫全军仅存南部一支独秀了。而且面临着市埸化改制,八一女排趋向不明,“美女成群”的南部也基本上是保持不了多久,维持而已,解散是即定方针。
能成为在编的准军人运动员或“军管球员”,便是上好事了。

中国排球人才出现的基本规律是“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年成器”。也就是说得有个周期性,无法速成。军队来自人民,八一队原先都从地方招收“成形”人员补充,象慧英那一批,是从体育院校招的“成材”战将。她们最后“成器”于国家队,那时,八一队的内部训练就简便得多,组合为主。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如敌”,话虽这么说,可现在八一女排的地方招生苦多了,各省市区划位而守,划区而治,上好材料更难直接招入军营。基于此,八一队现在走的是自我培养的路子,也就是说,难以招得“成形”以上的人才,只有自已找“原始材料”,有的是“半路出家”,有的是“改换项目”,从二队训练开始。这样,八一队的训练体系就面临困难了。

崔导当年就是从山东省“挖走”的“成材”队员,她左手跳发球为全国第一人,进队不久就打上主力,接着进国家队,可见简便得很,现在没这种好事了,什么都得从ABC开始。
基本功不扎实,训练衔接不配套,也“造就”现在八一队员中,有些原始材料训练起来“中看不中用”,就是身高弹跳出众,而球性球感并不佳。


就现在这茬队员,如陈瑶、范琳琳、王枕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但仍处于“成形”向“成器”的途中,难免起伏,难免波动。所以,全怪崔导也不对,毕竟这些人不是她从头训练的嘛。
此情也如同国家队,崔导在这一点上,就如国家队选人,技术上都有长有短,有时得返工,有时得补课,总之困难多多。


但是,许多圈内人认为,八一队要让新队员成长,老队员出采,最大的问题怕还是得立足现状,让新手多打比赛,比赛打得少,许多东东练不到。特别是在球性和球感方面存在的“队员会训练,不太会比赛”或者是“训练强于比赛”,总之,八一新手总让人感觉到“没有辽宁的凶悍,没有天津的精巧,不如江苏细腻,不如浙江内秀”。所以,空有一身报国心,总是有劲使不上的感觉。

有个业内教练甚至这样说,八一队这批新人如果给我,我不会关门训练,就开到广东台山去训练算了,天天打一埸“性别大战”,打上一年,绝对的会成为一支令人刮目的“悍女军排”。
还有人说,八一队是人材太多了,造成浪费,由于全面突出的人少,所以用人如走马灯,现在除了白云,连小宋在内都可以换个遍。象沈静思这样的选手,1、87米的二传,国青主力还轮上进一队,要是放在省市区队,早就是重点培养对象!

我呢,作为八一队的球迷之一,我愿为之呐喊,更相信,今后的八一队,“成器”的人才一定会多多。只有国内各队人强马壮,才有中国女排的人才济济.
让时间证明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