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种方式对待老人,是检验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指标!

标签:
居家养老 |
分类: 观热点时事 |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年老的时候,享受多子多福的传统天伦之乐已经不太容易,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赡养老人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敬老,养老,成了社会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把老人照顾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任务,更是检验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的风向标。
有人说,老小孩,小小孩。照顾老人比照顾婴儿的责任更大,子女不在身边,又不放心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在传统的思想里,在家生活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出台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将实惠与便利送到老人身边。
2016年,北京在城六区开始试点建设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今年底将制定2017-2020全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规划,扩大养老驿站的建设数量和辐射范围。
在这些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里面,老人们可以一起玩,一起吃饭。一些半失能老人在养老中心也能得到工作人员很好的照顾。
据悉,针对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这一群体,北京将在年底前完成全市失能老年人的筛查,制定本市经济困难失能和高龄老人的护理补贴办法,并完成精准的数据库。
和老人生活起居同样重要的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在家就能看好病,少折腾呢?
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北京正在积极探索医养联合体服务模式,探索制定医养结合个性化服务包,如针对空巢、行动不便及卧床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及心理辅导、精神慰籍等,为居民疾病治疗提供更为符合居民实际情况的帮助。
同时,北京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
除了居家养老服务,北京市老年人的日常福利也相当多。从明年1月1日起,新版“老年卡”将全面启用。今后,老年人优待卡将由“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取代。
新卡集社会优待、政策性津贴发放、金融借记账户、市政交通一卡通等多功能于一体,持卡老年人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游览公园、购买折扣商品等优待服务。
社会对老年人的照顾,为年轻人分忧,年轻人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多回家看看,父母是自己的,看到你回家,那种天伦之乐,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比拟的,多给父母关爱,家和谐,社会也就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