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郎平,带着中国女排冲到了奥运的决赛。这不奇怪,她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带着团队也能创造奇迹。无论比赛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想到郎平领队,心里都有种踏实的感觉。
这样的气场,不是谁都能有的。
关于郎平的奇迹故事,是在小时候就有耳闻的。
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那个年代,我大概四五岁,摸着姥爷秃顶的头,奶声奶气的喊着:“姥爷儿,姥爷儿”!姥爷从来不生气,乐呵呵的跟我说话。
姥爷说:“你要长郎平那么高就能去打排球了!”
“郎平是谁?是狼吗?咬不咬人?”
姥爷说是打球的,一榔头,球就扣死了。
幼小的脑海中,记住了郎平,记住了中国女排。
女排成了童年记忆中,最强大的一群人,而且是女人。
不过自己一直个子都不高,什么球也不会打,长郎平那么高,成了姥爷的一句希望的话。
在初中的一次辩论赛上,我用女排的例子当论据,成功获胜。当时论辩的思路是,虽然教练是男的,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是女排厉害。整个逻辑推下来,女人比男人厉害。
三十多年过去,郎平从铁榔头变成了中国女排教练。进入半决赛前,看着她哭花的脸,无数中国女排的支持者,内心都翻涌着跟郎平一样的情绪。
如果再参加辩论赛,估计我又把论据改了,变成了“火车跑的快,都凭车头带,还是郎平厉害。”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她在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中国女排从五连冠到如今再次进入决赛,竟然过去了30多年。
队员轮换多次,教练更是如此,唯一不变的是郎平,这个铁榔头姑娘,半生的心血都在排球场上,如今她的女排基因,在这些年轻的姑娘身上复活,完美传承。
女排进入决赛,朋友圈沸腾了,沉积在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发。
痛快的赞美,开心的喝酒,毫无顾忌的跳跃!
在朋友们自发的情绪表达中,看到了饱含致敬精神的真实情感。
感谢郎平,在舆论喧嚣之中,保持一如既往的铁榔头精神。
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有一个奇迹叫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