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异的“拾金(骨)”葬风俗

(2013-04-06 06:54:52)
标签:

交通事故

风俗

本想

兴旺发达

有增无减

分类: 论文论著

清明节好不容易清闲几天,就想给几个好友发短信,想来想去很是作难,不知怎么说为好,因为清明节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日,肃穆、悲伤和欢快、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几乎同时在这个节日得到尽情表达,当然,这种表达是以各种形式的习俗活动为媒介的。这样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编写一个近乎中性加感恩的短信,我想不论朋友是踏青旅游还是祭奠祖先看后都也适用,从收到的短信内容我也大概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清明的第二天一个朋友(壮族)给我发来条短信,“对不起,昨天给老人拾金忙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今天睡了大半天。”我知道拾金一定和祭奠祖先有关,具体是做什么真的不清楚,本想问她但还是没有问。下午朋友又来短信“你们那里有给老人拾金的习俗吗?真是太累人了!”我说我正想问她拾金是说的什么呀?我知道我的朋友心脏不好,不能太累,不是什么大事她是不会劳累的。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葬礼基本都相同且以土葬为主,火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殡葬,我国传统上就讲究这一点——入土为安。但直到现在也有一种长期存在、且与之相悖的特殊葬俗——将已埋葬者的尸骨再挖出来,重新处理的“拾骨葬”,我的朋友专门说,他们不能说拾骨,老人的尸骨他们此时成为“金”,所以拾骨称为“拾金”或者“捡金” (金,五行之首,最为珍贵,以示对先辈之尊称),壮族人一般在老人去世入土五、六年以后待尸体肉化筋消后拾骨即捡金,也就是二次葬礼,这个一般选在清明节进行,并且是一种习俗,这个我真是感到惊讶!

我的朋友说,他们那里生前育有子孙的人去世后,子孙要给他“拾金”,没有子孙的人,同堂子孙也可以帮拾起来,也可以不做,这说明“拾金”是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老人土葬六年以后就开始酝酿给先人拾金,先是请算命的看,要全部的子孙生辰八字算,如果今年做有利子孙,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就可以做,如果不合适就看明年,再不合适就推迟,直到选到适合时间为止。

    在拾骨(捡金)前,主家要置备专盛尸骨的陶瓷翁,俗称金坛,拾骨前长子燃香后亲自破开坟土,长子拾骨时,先从头部依次拾起放在纸上,剔除附于骨骸上的泥土、草根和尚未腐烂的衣物,然后用烈酒把尸骨擦洗干净,再用油搽一遍,意思是以后的日子滋润,最后将全部骨骸由下至上按人体骨架结构顺序安放入金坛内,上面是头盖骨,放好骨骸,盖上坛盖,外部顶上放红纸一张(以示吉利)。还不能马上安葬,等到风水先生定好的时辰,意思是把先人扶起来坐好,先人坐舒服了,后人就可以人丁兴旺,升官发财,再安葬到新坟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从破开土坟到封坛口的整个过程一直撑着雨伞,以示阴魂不能见阳;在整个拾骨过程中,亲属不许悲伤、掉泪。若泪滴在死者的骨骸上(我们习俗老人去世儿女的眼泪也不能掉落在尸体上),他们认为:其一,死者在阴间一辈子成溅人,魂魄不能归宗;其二,拾骨葬是帮死者迁阴宅,相当于阳间的迁新居,迁新居应该是兴高采烈的,而不应悲伤、掉泪(我们的习俗冥婚是喜事,你说能高兴起来吗?)。下葬完毕,儿孙们摆好酒肉,烧纸烧香,燃点鞭炮,虔诚地叩拜一番,算是安葬完毕,死者已归祖列宗,生者这才完成了终身孝顺之事。

以前这些事情都是逝者子孙们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有专干这营生的队伍,从备料到雇佣人员都全部有专业人员,事主出钱就是。

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有它产生背景和原因,在我们看来不符合伦理是骇人的习俗很恐惧,但他们认为合情合理,是一种对祖先敬重最好的形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长久保存尸骨壮族世居的华南地区,地下湿,气温高,雨量充足,虫蚁繁生,不利于棺材和骨骼的保存),灵魂也能归祖列宗。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例如自杀、触电、被杀、交通事故等,他们土葬后一般就不再拾骨葬了,他们的灵魂也就不能归祖列宗,如果归列祖列宗,就意味着以后家族代代有人死于非命。

二次葬是现代壮族最具特点的葬俗,时至今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二次葬习俗有增无减。

其实,殡葬的所有习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