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没有量性差异,只有结构性差异

(2006-11-01 20:03:58)
分类: 2006年第四季
      刘翔和姚明有没有文化?当这个问题摆出来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几年,每当青歌赛的选手无法答出许多在我们这些上过大学的人认为没有任何难度的常识题时,网友们和媒体嘲笑那些歌手,并进而抨击我们的歌手培养体制的状况。其实这是两个完全可以连在一起,甚至划等号的问题,究竟我们的歌手和运动员有没有文化?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对“文化”下一个定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有200种,这是一个迄今都颇具争议的学术问题。笔者在此只以学术界公认的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对文化所下的经典定义来作为标准。他在《原始文化》一书“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搞明白了什么是文化,那么上述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答案,认为我们的运动员或者歌手有没有文化,显然是将文化的定义给狭窄化了,将其单一的理解为了知识,甚至更为狭窄的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没错,相比较于学者或者大学生,这些运动员和歌手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确实没有大家多,但既然人家的定义说了文化不仅仅是知识,同时也有艺术以及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的能力,那么歌唱和竞技体育完全也应该算是文化的一种,而在这方面,歌手和运动员们的文化水平肯定是要远远高于我们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
      唱歌和跑跳也许是人的本能,不需要任何的特殊学习,只要在社会和周边环境的熏陶下就天生拥有的,就好比你我在出生后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说话一样。但要把歌唱好,好到能够让人听了悦耳,并且成为专业歌手就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学习,包括乐理知识这些课本知识等等。同样的道理,要成为运动员做到更高、更快、更强,那么人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科学地训练,而他们在运动场上的成绩不也是通过学习技能和不断训练得来的吗?就好比,你会说话,但要把话说得有声有色,能感染人,能说服人,不也是要学习的吗?既然大家都是学习一种技能,为什么学习课本上的所谓的“知识”就是在学习文化,而歌手和运动员就不是呢?文化一个最基本的性质就是他是学而习之的,只要是学来的技能就是文化,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质疑歌手或运动员有没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高不高,这原本就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
      人的差异性、人群的差异性除了生理上天生的意外,主要就是体现在拥有不同的文化构成,艺术家的主要文化是艺术,运动员的主要文化是体育技能,律师的主要文化是法律……当然他们还都有其他文化,诸如道德、生活习惯等。所以文化没有高低多少,只有结构性的差异,没有量性的差异。
      刘翔、姚明有没有文化?我想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他们一定是有文化的,而且在体育方面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我们这些天天在电脑前码字的人,刘翔是世界纪录保持者、姚明是NBA的巨星,可以说在他们的领域内,他们就是由佼佼者,就是有文化的高材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