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和浙江冲超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2006-10-24 13:50:37)
分类: 2006年第四季
 

     2001年当时全国进行U21的奥运选拔赛,获得了前两名的刚好就是浙江和河南队,5年过去了,这其中的必然应该是看得很清楚的。

 河南和浙江冲超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河南和浙江冲超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今天距离河南建业冲超成功已经10天了,距离浙江绿城突围中甲也过去了三天。当疯狂的庆祝和美妙的赞歌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去,我们冷静下来看一下这两个队的成功之路,你会发现,没有第三支球队比他们更能够胜任这两个冲超名额。河南足球和浙江足球今天的成功,是他们多年来卧薪尝胆的回报。
      在建业和绿城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绝对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徐根宝。1997年,立下“不冲A就退隐“重誓的徐根宝成功地用此绑架了足协,也绑架了裁判,在最后时刻奇迹冲A成功,而受伤的就是河南建业。2001年,当上海中远汇利在杭州黄龙体育场众目睽睽之下,用不符合规则的手段(为等绿城球员庆祝完进球还没回到半场,上海球员就开球进攻并凭借人数优势迅速攻入一球)拿下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时,主教练正好也是徐根宝。徐根宝给河南足球和浙江足球划了两道钻心疼的伤口,却也间接地给了这两个同样是做房地产起家的足球俱乐部无限的追逐梦想的动力。
      河南足球13年的坚持和执著,以及1997年那一次的“外援之痛”(最后一轮因为红黄牌,外援不能上场)让他们明白了本土球员才是实现梦想的最佳途径,也才是细水长流的源泉。所以,在2006年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拥有也许是在甲级球队里面最好的梯队,从U19到U17再到U15,甚至U13。这样的梯队建设在中超球队中也只有没几个俱乐部能够拥有。本赛季,正是依靠从梯队上来的年轻人,河南足球登上了中超的班车,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的水到渠成。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沿海的浙江,2001年难以名状的痛苦之后,浙江人在“揭黑”的同时也像几千年前这块土地上的越王勾践那样开始了卧薪尝胆,他们的梯队建设丝毫不逊色于河南,而且他们还率先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先后送自己的青年队前往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等地,参加当地的青年联赛,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现在这支绿城的好多球员都是从这群人中走出来的,连主教练王政都是当时执教那支奔赴南斯拉夫的球队的教练。浙江绿城不仅在软件上卧薪尝胆,在硬件上也是走在前列,拥有12个标准足球场,占地14.4公顷的训练基地当时在建时就被参观的阎世铎称为中国最好的训练基地之一,健身房、康复中心、游泳中心等训练和调整设施一应俱全,而且里面还有一所由年维泗任名誉校长的足球学校。我们看到了宋卫平站在反黑的第一线,我们看到了绿城的成功,却都没有看到这些成功背后的必然因素。顺便需要提一下的事,2001年当时全国进行U21的奥运选拔赛,获得了前两名的刚好就是浙江和河南队,5年过去了,这其中的必然应该是看得很清楚的。
      回望过去的历史,河南足球和浙江足球在中甲(包括以前的甲B)走得比谁都艰辛,也走得比谁都踏实,也才会有了今天的收获。也许是苦难的磨砺,也许是在中甲不受人注意,建业和绿城这两家民企赞助的俱乐部变得异常的耐得住失败和坚强。现在,他们踏入了中超,这个国企众多但又浮躁横行的中国顶级联赛会给他们机会吗?绿城说要投资6000万征战明年的中超,目标不仅仅是保级。但这样的烧钱是不是会让出淤泥而不染的绿城变得和某些国企赞助的球队那样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吸钱洞呢?这原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作为民企的绿城如果真想在这方面和鲁能等国企球队抗衡,那很有可能会摔得很惨,重庆力帆(前身前卫寰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所以,坚持自己的步伐,不要浮躁,把自己的梯队不断完善,这也许才是浙江和河南这两支升班马在中超的生存之道,如果做得好,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中国足球联赛浮躁的氛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