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队员,即便你曾经取得过多么大的辉煌,即便你如今依然拥有世界前十的水平,但只要你不再是中国前5名,并且不再可能有提高的空间,那么出国或者退役就是两条你不得不面对的道路,刘国梁如此,孔令辉亦如此。
2006年注定是一个退役感伤的年份,齐达内离开了、阿加西退役了,舒马赫也一定决定结束自己的赛车生涯了。十一年前横空出世的孔令辉也终于放下球拍,带着大满贯的称号准备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31岁的孔令辉决定离开的理由是自己的打法太落后了。没错,在新人辈出的中国乒乓球界,孔令辉确实一定有点老了,他再也没有了当年和刘国梁一起霸占中国男乒前两号主力这样的能力和水平了。现在的中国乒乓球男队有王励勤、马琳这两位铁打的主力,有王皓、陈杞这样的冲击力极强的后起之秀,还有更年轻的马龙等人。在中国乒乓球队里面,孔令辉真的已经是老了,老得几乎没有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
可是孔令辉真的老了吗?放眼这个世界,比孔令辉老的格林卡还在战斗,和孔令辉年级差不多的萨姆索诺夫和蒋澎龙也依然在第一线为自己的国家和地区而战,并且依然是铁打的前两号主力。再看看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32岁还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35岁依然杀入奥运会男单决赛,40岁依然是瑞典队的主力;金泽洙31岁时还是韩国队的1号主力,并且在团体赛中险些把中国队拉下马;普里莫拉茨、罗斯科普夫、盖亭、塞弗哪个在而立之年还不依然是所在国家的绝对主力。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欧洲打中国”口号最鼎盛的时期,正是这些在那个时候到而立之年的“欧洲X虎”在和强大的中国队较劲,在那个年龄,在欧洲,没有谁能够撼动他们的位置。波尔的崛起那也只能是后话了。
可是,在中国队,这样的情况绝对不可能发生,我们的人才梯队太过于完美。我们的后备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地在涌动。任何一个队员,即便你曾经取得过多么大的辉煌,即便你如今依然拥有世界前十的水平,但只要你不再是中国前5名,并且不再可能有提高的空间,那么出国或者退役就是两条你不得不面对的道路,刘国梁如此,孔令辉亦如此。
27岁,曾经的大满贯主刘国梁成为了男队主教练;31岁,同样是大满贯的孔令辉也要退役去竞聘二队的教练;这样的景象只会发生在中国,这样的景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乒乓球人才层出不穷。江山代有人才出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