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血腥味,C组不配“死亡之组”称号

(2006-06-17 05:53:42)
分类: 2006年第二季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的兵不血刃,以至于我们需要在满地的尘土中来寻找一丝战斗的血腥味。

   没有血腥味,C组不配“死亡之组”称号
     没有任何的悬念,没有任何的死亡气息,阿根廷和荷兰在C组中从容不迫的走了出来。双双积6分提前出现的结果应证了不少足球预言家们关于“死亡之组”的大胆猜想,也就是最后一场阿荷之战将不是死亡之战而是和平之战。然而当他们暗自庆幸自己的先知卓见时,他们是否想过这样的结果根本就不配将C组称为“死亡之组”。
     死亡之组,凡是有抽签的体育比赛就会有这个名词。每一次抽签结束以后好事者都会众里寻他千百度,把实力均衡而又有强队的小组冠以死亡的噱头。而世界杯开赛前,当你看到荷兰和阿根廷的名字并排树立在一个组里的时候,当你看到曾经的"欧洲桑巴"塞黑和非洲神秘新军科特迪瓦的名字同时也在列时,OK,死亡之组就属于他们了。然而,两轮比赛之后,全世界的人突然发现原来塞黑只不过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在被荷兰人小捅了一刀之后立马被阿根廷人给剥下了伪装的皮层,然后就是抽筋取骨直至分尸为止;另一支被称为非洲大象的球队也似乎没有其外号那样的不可战胜性,他们每一次都离搅局不远,但却每一次都失去了改变自己命运和小组形势的机会,不是实力不行,也不是神秘色彩还不够强,而是经验的稀缺。如同突然之间把一头非洲野象拉到欧洲大舞台来演马戏一样,科特迪瓦惊艳出场但却横冲直撞,只能把第一次当作是成为明星的学费。
     于是,荷兰和阿根廷这两个旧贵族昂着头,手里拿着锃亮的西洋剑摆着胜利者的pose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似乎是在向人们宣告着他们的贵族气质和骑士风采,而最后一场原本应该是刺刀剑红的对决也很有可能成为一次欧洲宫廷的表演赛。然而剑从来就不是用来摆pose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骑士们在一场你一剑我一剑的对决后,然后最终踩着对手尸体,拿着鲜血淋淋的剑走出来的坚定步伐,或者说是类似于古罗马角斗场上演的奴隶对决那样走出来的胜利者。不过很可惜,因为对手的懦弱,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的兵不血刃,以至于我们需要在满地的尘土中来寻找一丝战斗的血腥味。
     没有血腥味的“死亡之组”——这是多么矛盾的一个偏正搭配。既然事实已经证明了血腥味的确很难找到,那么我们就只有改变“死亡之组”的称号才能把矛盾给化解了。OK,正如某些媒体或者商家们热衷于给事物戴帽子那样,今晚,请允许我将“死亡之组”的帽子从C组的头上摘下来,至于最后戴在哪个组的头上,看看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