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亡之组,挣扎战斗的悲壮美

(2006-06-13 06:26:30)
分类: 2006年第二季
   

   面对死亡,99%死的可能性决定了一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只不过越是挣扎就越壮美。

     死亡之组,挣扎战斗的悲壮美
     面对死亡,有人选择安静的等待,不做丝毫的挣扎,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保持全尸;
     面对死亡,更多的人选择战斗,但往往战斗之后的遍体鳞伤足以让一次胜利所换来的生的希望迅速消失。
     所以面对死亡,99%死的可能性决定了一场悲剧的不可避免性,只不过越是挣扎就越壮美。
     捷克和意大利在死亡气息浓厚的E组,选择了战斗,两场干净利索的胜利让人看到了他们渴望从地狱之门走出来的决心和信心。“这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有冠军相的两支球队”——相信在第四个比赛日之后所有的球迷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但有冠军相并不意味着能成为冠军,当看到罗西基既飘逸又锐利的才华展示时,看到皮尔洛在俱乐部的长期疲软后却在今夜脱胎换骨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他们的状态是不是出得太早了?
     然而,为了在死亡之组生存下去,意大利和捷克别无选择,罗西基和皮尔洛也别无选择,他们只有战斗才能让自己不至于过早的回家,而如此战斗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也许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最后,因为求生的战斗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让他们无从进行战略上的考虑。近几届世界杯从死亡之组存活下来的球队基本上都没能再走多远的历史事实不容回避:98年的尼日利亚在血斩斗牛士的头颅之后原本期待着和巴西人生死对决但却早早被以逸待劳的丹麦人用4比1 的悬殊比分给送回了老家。02年的瑞典和英格兰也在踏着阿根廷的尸骨昂首走出死亡之组后没过多久就倒下了。这样的场景很有可能在本届世界杯再次出现,有点悲壮但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皮尔洛和罗西基神采飞扬让人们担心其以后的状态,而科勒和托蒂的因伤离场则是这场战斗惨烈性的直接体现。为了生存,你必须学会缺胳膊断腿。对于捷克和意大利队来说,科勒和托蒂的受伤也许是他们存活下去所必需付出的代价,而且悲观一点来看,也许这还不是代价的全部,我们甚至有可能在后两轮的小组赛时再次听到内德维德、吉拉尔蒂诺等人受伤的噩耗,所以面对死亡时除了像男人一样战斗外还要学会像男人一样忍受痛苦。而越到后面,伤病所带来的痛苦会越明显,到那时,只有超人的意志力才能挽救球队,例如96年欧锦赛决赛时总共只有13人的德国队。
     处于死亡之组,可怕的不是当下所面临的死亡威胁,因为至少他们可以选择不计后果的勇敢的战斗一回。而真正可怕的是为了求得生存而消耗了所有的内力后被任何人轻轻一碰就会轰然倒地的悲壮。捷克如此,意大利亦有可能如此,因为在他们从刚从小组鬼门关走出来后,放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者不是一般的弱者而很有可能是巴西,这更注定了他们的悲剧性。所以生在死亡之组,也许一切都已经注定,挣扎只不过是添加了一点悲剧的壮美色彩。

博客大赛投我一票:点此投票

世界杯全新首页点此进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