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6/04/21/tysimo060421003.jpg
易建联正在踌躇,NBA殿堂的大门已经向他打开但里面却充满着挑战。
孙悦已经宣布参加美国人制定的选秀游戏,花落谁家只能听天由命。
曾几何时开始,我们已经把进入NBA作为了衡量一名球员是否具备国际级水准的唯一标竿。每年的CBA总决赛结束以后,中国篮球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就会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从02年的姚明开始,薛玉洋、莫科、、唐正东、朱芳雨乃至现在的易建联和孙悦一年接着一年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NBA的诱惑是足够的,但同时风险也是巨大,所以至今为止除了先天优势明显的姚明,他们中没有人在选秀之前对自己充满完全的信心。再加上选秀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球员能够被挑中除了实力,机遇和球队的认可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用美国人的话来说,选秀是一场乐透游戏。不仅针对没有进入季后赛的球队而言,同时也是对站在门槛边缘的年轻人而言的。
既然NBA选秀是乐透,那么不妨换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CBA的舞台确实不够大,但全世界的大舞台并不是只有NBA。看看这几年的世锦赛和奥运会男篮比赛,成绩出色的球队除了有球员效力于NBA外,更多的则是在欧洲各国和南美洲的联赛效力。而他们精准的投篮技术和丰富多变的整体打法战术也已经被证明更符合篮球运动最初的本质,也更能在国际篮联的规则下创造好成绩,而对于球员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的提高也丝毫不逊于美国人的篮球游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年轻一代球员是否应该去探索另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和打法特点也更适合讲究投篮技术的欧洲或者南美的篮球联赛。类似易建联这种有一手拿手的中投、不错的弹跳和运动中的跑动进攻能力,在欧洲的一流或者准一流球队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应该还是有很大机会的,何必非要到美国去苦练肌肉和身体对抗然后求得短暂的上场时间。对于中国篮球的整体和长远发展而言,假如在姚明的“美国模式”之外能够在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易建联“欧洲模式”岂不又是一大收获。欧洲联赛的规则也更接近于FIBA的规则,如果有更多的球员能够登陆欧洲,对于现在已经拥有“美式中锋”姚明的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上创造佳绩无疑更具有优势。
如果把NBA看成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篮球联赛,那么对于像易建联和孙悦这种水平高于CBA而又离NBA有一定差距的中国年轻球员来说,南美或者欧洲联赛是最好的锻炼和成长的舞台,也是一块适合的前往NBA的跳板。因此,与其好高骛远去大洋中搏击巨浪,不如先在波澜不惊的内海里和浪花为伴。如同中国足球运动员,倘若以为只有进入欧洲四大联赛的豪门才能说自己的事业有了发展,而不屑于欧洲的二流球队,那么也许豪门永远都只会是一个梦想。
而如果把NBA和欧洲篮球冠军联赛看成是同一水平线上的两大不同风格和规则的篮球联赛,那么无论是从球员个人的特点、身体素质、适合的战术风格还是整个中国篮球的发展而言,欧洲似乎是一个更合理的大舞台。
所以,阿联、孙悦不妨换另一条道路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新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