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一治首钢,堵而不疏

(2006-04-02 19:19:11)
分类: 2006年第二季

    八一治首钢,堵而不疏 八一治首钢,堵而不疏

          9095北京首钢主场告负,对于53胜的半决赛而言,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场比赛将成为这个赛季北京队的最后一个主场。而对于八一队而言,这样的结果已经足以让他们可以怀揣着一份好心情回到宁波,然后在东海之滨结束战斗。

    “过家门而不入”,这一当年表现大禹治水决心的传说在八一队身上变成了现实版。红山口基地是他们绝大多数队员的家,为了准备半决赛,所有的队员都只能透过大巴的玻璃窗来寄托思念之情,就像所有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一样,这样的场面有点感人,又有点悲壮。不过,比赛的结果让悲壮没有变为悲伤而成为了雄壮,一支雄壮威武的部队球队。

     当年大禹治水用的是疏而不堵的办法,此役八一队克敌用的却是堵而不疏:

一堵“大炮”巴特尔,内线双人包夹配合车轮绕前的“砍巴”战术让八一队首先遏制住了对手最猛火力点的发挥。巴特尔的26分对于内线薄弱的八一队来说已经是一种战略上的胜利,如果再比较双方内线球员的得分总和来看,4948八一队竟然还领先一分,李可屡屡拉出来跳投、莫科三分有如神助,两人的这种打法让巴特尔的内线防守优势反而变成了劣势,这无疑更是一种点上的胜利,或者说是一种战术上的胜利。

    二堵“轻机枪”张云松。82次助攻的数据统计足以说明今天这挺“轻机枪”的失灵。失灵的原因则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首先是体能上的劣势,全场比赛唯一一个打满48分钟的张云松面对八一队两名年轻后卫的轮番攻击,王中光的强悍防守和李克的突破式打法让小云的体能在攻守两端都得到巨大的消耗,剩下的精力只能用来将球运过中场,至于自己的突破分球、投篮等环节就只能用“罕见的稀少”来形容的。其次,八一队所制定的全场紧逼盯人防守和半场盯人结合区域夹击的防守战术功不可没。纵观全场比赛,八一队除了第三节开始的10分钟没有使用全场盯人战术外,其余的38分钟一直是通过球员的不断轮换在体力保证下贯彻这一战术,让张云松的出球路线变得十分困难。

   三堵“重机枪”焦健和巴顿。由于八一队采用半场盯人加区域夹击的防守战术,防区往往阔的较大,而北京队真正在比赛中领先那段,得分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巴顿利用八一队在防区扩大后的底线空当连续得分,而当八一队把防区收缩以后,巴顿又往往能和巴特尔在内线打出配合,因此八一队堵巴顿应该说是没有成功的。而对于焦健的防守则较为成功,错位以后用高个防他,尤其是第四节张劲松被罚下后,八一队史无前例的把李可、莫科和胡克同时放在了场上,既保证了篮板又让焦健即使突破以后也很难上篮成功,而焦点本身今天在外线命中率上也不高。自然而然这把“重机枪”也就哑火了,全场比赛只得4分可以说是北京首钢失利的头号罪臣。

   堵住了北京队的“机关枪+大炮”,八一队自身在攻击方面又通过多变的战术内外多点开花,胜利也就顺理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如此强度的压迫式防守,八一队的体能能否坚持下来,尤其是回到主场以后的背靠背的比赛对于老将李楠和张劲松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还是相信威武之师八一队最终会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踏入总决赛的殿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