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卡次夜,洛杉矶的聚光灯从科达剧院扫到了斯塔普斯中心,“天使之城”的球馆里正在上演着一部堪称悲壮的大戏——《A super star vs spurs stars》。戏剧情节的跌宕起伏以及悲剧色彩的结局看后让人久久回味。
科比.布赖恩特,这出电影的绝对男主角在电影的前面四分之三部分,不断地为队友创造着得分机会,无奈,这些队友竟然连配角都称不上,三节过后,与马刺15分的差距几乎已经宣判了湖人的死刑。然而,真正的配角是马刺众星,吉诺比利和芬利的三分球,邓肯的低位单打、帕克的突破以及鲍文的防守让马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至今,也把剧情逐渐推向了高潮。电影的最后四分之一部分,也是整出戏的高潮,科比用连续四记三分球击打着波波维奇曾经被麦迪重创过的心脏,但是,正所谓一人难敌众拳,帕克和芬利近乎百发百中的命中率和自己队友的无能最终让科比的一切演出只能换来失败的结果。
科比是超级巨星这在今天的比赛中再次得到了印证,对手的出色的表现虽然带走了胜利却无法掩盖住他的光芒,反倒是具有一种衬托作用。试想一想,当风沙弥漫的古战场上,一个英雄被敌人的千军万马给包围却没有丝豪畏惧,依然拿起手中的矛做最后的挣扎时,这是何等惨烈和悲壮的场面,相信肯定比《无极》中昆仑的单骑救主来的更为精彩。风沙散去之后,留下的虽然是一具尸体,可是最后却得到了包括对手在内地的所有人的尊敬,犹如神话般的绚丽。
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演出,没有导演,没有编剧,只有主角和配角的相互厮杀,以及主角旁边一群无所事事的龙套。演出刚结束时,我曾经设想如果最终倒下的是那些配角,就像当年的麦迪那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又会赠送一个类似奥斯卡终身荣誉奖似的称号——“科比时刻”给这位孤胆英雄呢?没必要——这是我在比赛已经结束了一个多小时后给出的答案,我想这种身外之物对于科比来说已经没有必要,留下的刀光剑影已经足以让人回味好长一段时间。
昨夜的洛杉矶,星光灿烂。今夜,抬头望天,一颗叫做科比.布赖恩特的恒星让整个夜空的亮度丝毫不逊于昨天。而斯台普斯中上演的《A super star vs spurs stars》精彩程度也足以和《撞车》、《断臂山》等奥斯卡获奖作品相提并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