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cn.com/sports/star2/malin/news/200506240771_1044636.jpg
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标王”一词屡屡见诸于报端,从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年年诞生的标王,到中超联赛转会榜上的高价球员等等。现如今,咱们的“国球”乒超联赛也诞生了标王,501万的天价让马琳成为了这一称好的拥有者。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和猪之所以怕,就是因为怕自己目标太大被别人做了或者宰了。马琳在成为标王之前虽然早已是名声远扬,再加一个标王的也没有多大的边际效应,况且实力摆在这,真要撼动他还真是有点困难,因此对于马琳来说,怕的反倒不是这些。不过,看看中国这些年来许多的标王,真的又有几个是被别人给做掉的,大多数是自取灭亡的吧。央视前几年的标王爱多、秦池特曲之类,中超转会榜上的吴承瑛,曲圣卿等等在成为标王之后,都迅速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如流星一般陨落,因此马琳和陕西俱乐部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标王之后,自身内部是否会出现问题。
501万的天价对于拥有48亿元资产的银河电力集团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对于一个乒乓俱乐部来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马琳作为中国现在的男乒的头两号选手之一,身价究竟值不值这个价还有待探讨,但是如果俱乐部能够把这501万用于年轻选手的培养,相信再出一个或者两个像马琳这种水平的选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如今的行为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急功近利的烧钱行为,并不利于俱乐部和整个乒超联赛长远的健康发展。
501万元的天价,对于马琳来说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当有媒体将“中国最贵的租借品”这一称号加在这位世界冠军的头上时,相信马琳一定也已经感受到了这点。可以想象,接下来的一个赛季,一旦马琳成绩不好,随之而来的便会是各种质疑之声,既有质疑马琳价值的,也会有质疑俱乐部眼光的。因此,到时候坐在同一条船山的马琳和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能否在这种惊涛骇浪似压力中劈波斩浪还是一个问号?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501万带给整个中国乒乓球界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市场化的道路和真正的职业联赛运作模型在这501万的照射下已经变得清晰;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收入分化加剧对于所有从事这项运动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如此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