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再用心理素质不佳作为失败的借口

(2006-02-15 16:26:03)
分类: 2006年第一季

                            别再用心理素质不佳作为失败的借口

 

    王曼丽在速滑500比赛中,继世锦赛后再一次输给了祖洛娃,而“心理素质不佳”这六个字再一次成为了失败的挡箭牌。其实,我们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赛后听到这样的败因,从中国男足到中国男排,从射击场上的赵颖慧到速滑冰场上的王曼丽,当压力在身时,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就不会比赛了吗!

     有人说,心理素质不佳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所推行的金牌战略让运动员在赛前就背上了包袱。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完全苟同。中国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被称作举国体制,归根结底就是所谓的奥运争光计划,既然是争光计划,那么金牌就成为了运动员唯一的“光宗耀祖”的目标,无论是市比赛、省比赛、还是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因此无可厚非。可既然咱们都已经在这种压力千锤百炼,也能在这种压力下夺得全省全国冠军,为什么一到奥运会就不行了呢?显然这只是借口,实力上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原因。也许你能100次赢别人98次,可却在最关键的世锦赛和奥运会上输了两次后,大声说这不是实力上的差距,因为胜率是98%但我也可以大声喊出,这就是实力上的差距,因为别人拥有两枚份量最终的金牌,体育比赛就是以胜负论英雄。其实比赛的结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对于比赛的态度和状态的适时调整也许比心理素质这一多少有点玄乎的因素来的更为重要。祖洛娃可以在两项大赛上战胜王曼丽,而王曼丽却只能在大奖赛上四夺冠军就是最好的明证。许多次我们对“毕其功于一役”这六个理解成为了比赛中的压力,而别人却把这六个字运用到了备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把“一”理解为了一系列而不是一场比赛。这就是实力上差距之一。

     不想再听到“心理素质不佳”这六个被中国人已经用烂了的字来作为失败借口,实力永远是唯一决定的因素,当然这里的实力不仅仅包括运动成绩,还包括对于不同比赛的各方面调整能力等等。对手不会因为你一句心理素质不佳而将冠军拱手相让,所以直面现实,找出实力上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出路,否则失败永远不会换来最后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