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支火箭队,两个未来的希望

(2005-11-28 18:06:52)
分类: 2005年第四季
两支火箭队,两个未来的希望
 
 
 
    昨天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篮球赛,不是NBA,但是火箭队,八一火箭队。我不知道我自己最喜欢的两支篮球队为什么竟然如此巧合的都叫火箭队,一个在家乡宁波,一个在遥远的休斯敦。
    喜欢八一火箭那是在1999年,那一年,拥有王治郅、刘玉栋、李楠、阿的江、张劲松五虎上将的八一先发,就是一个完整的国家队首发阵容。在八一没有来宁波之前,一直很不喜欢这只球队,无论他们是在北京还是在重庆,因为他们的过分强大让5年的CBA成为了一个亚军争夺永远比冠军争夺激烈得多的联赛。可是,当他们一踏上宁波土地的那一天,我完全变了,为他们的拼搏精神喝彩,为他们的胜利欢呼,也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我终于知道他们的冠军是怎样得来的了。另一方面,一个叫做姚明的毛头小子也正在茁壮成长,从八运会时的稚气未脱到2000年时世纪大战时和王治郅的不分高下,八一王朝的地基开始动摇了,随后王治郅去了美国,再也没有回来,而八一队靠着四员老将硬是和那个2.26米的巨人抗衡了三年,在这抗衡中我彻底喜欢上了八一火箭,不为别的,因为他是我们宁波的八一队。再随后,那个大个子也去了美国。随之而来的是一支年轻化的华南虎,而八一还是那些老将在苦苦支撑,最终华南虎用了两年的时间把双鹿给吃了,开始建立自己的王朝。岁月总是如此的不饶人,眼镜蛇范斌离开了球场,战神刘玉栋也坐到了领队的椅子上,没有了基业的八一队需要重新复苏。王中光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坐着火箭来到了宁波,因为当姚明和刘玉栋对决时,王中光还只是坐在电视机前的看客。第一年,王中光卖力的防守就让我喜欢上了这个17岁的毛头小孩,而他的任务也就是帮助范斌拖垮李群的体力。第二年,李克的受伤成全了王中光,八一首发控卫的责任落在了年轻的肩膀上,而王中光也把李群搞得焦头烂额。今年,王中光第一次进入国家队,也第一次全面战胜李群,李群再也追不上这个年轻人的脚步了,王朝德比最后的压哨球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一切都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合乎情理,在这样的钢铁团队中,王中光怎能不接过王菲、阿的江、范斌手中的枪呢?但是我依然激动,不仅因为胜负的最后揭晓,也不仅因为八一火箭队的最后获胜,而且我看到了火箭的未来。
    喜欢休斯敦火箭是在1995年,当时奥拉朱旺的梦幻脚步,德雷克斯勒的空中滑翔让我喜欢上了这支队和一个叫做NBA的职业联赛。巴克利、皮蓬随后也来到了这支球队,可都老了。年轻的霍利和卡塞尔却走了,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火箭队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跌入了底谷,然后,弗朗西斯出现了,我看到了火箭队重建的希望,可是一个拥有辉煌历史的球队把重任交给一个毛头小子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火箭依然在底层徘徊。在2002年的夏天,一件对于我来说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发生了,一个在宁波被视为全民公敌的巨人却鬼使神差般的来到了休斯敦。而对于这个巨人,我肯定不能说喜欢,因为是他从八一手中夺走了奖杯。但也不能说不喜欢,因为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是NBA50年来第一个亚洲状元。于是伴随着国内各大媒体的关注,我对休斯敦的热爱有了一种新的感觉,难以言表。一年之后,这支球队的教练、老大和所有球员都变人了,只有姚明没有变。新建的MM组合让人看到了火箭复兴的希望。可是,复兴必须要时间,今年夏天一个年轻人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伊利诺斯大学的后卫海德,带着梦想也带着所有火箭球迷的希望来到了这座城市。赛季开始后,麦迪的受伤改变了一切美好的计划,而海德也提前担负起了火箭外线攻击的重任,虽然至今没有改变火箭连败的命运,可是小海德的成长足够让人惊喜,失败同样让我看到了火箭的未来。
    火箭要三级助推才能送上天,在宁波,李楠、张劲松是第一级,陈可、莫科等是第二级,王中光则属于第三级;在休斯敦,巴里、木桶伯、威斯利是第一级、姚明和麦迪等是第二级,海德同样属于第三级。火箭的发射过程就是从第一级开始逐渐抛弃助推器,而最后把火箭送上天的是第三级,海德和王中光是我所热爱的两支火箭队未来的希望。当然李楠和张劲松、姚明和麦迪依然还是火箭正在腾飞过程中最重要的助推器。加油,火箭。
    昨天11月27日是海德的生日
    Happy birthday Luther.Hea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