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摄影技术、器材交流,欢迎摄影爱好者加入
南芬摄影











本文照片拍摄于前日早晨7时3刻和下午14时2刻前后,那时候的光线刚好呈美妙的角度斜射在我家阳台的映山红花儿上,拍摄器材是佳能350D+适马105MM微距头。
映山红花儿是本月7日和平淡无奇到南天门摄影途中采撷的,发育半个月的映山红的花苞大小不一,性急的花苞已经略微打开了花瓣儿。
从佳能A710开始拍摄微距到现在,大约已经拍过了一万多张照片,A710的优势在于超微距的1CM对焦,但是如果稍微远一些,焦外便不甚理想。微距摄影如果焦外不理想,基本上拍出来的照片和好照片就难得沾边。所谓的焦外实际上主要是指背景的虚化程度(前景的虚化程度也该算在内),背景虚化在理论上要满足两个条件:大光圈和长焦段。大光圈在实际拍摄中不及长焦段的虚化来得柔和,而用大光圈拍摄微距在实际拍摄中也是存在诸多疑点的,几毫米的焦内有时候不足以完全突出主体,算上跑焦和拍摄中人为的抖动(这里的抖动指前后轻微的抖动,但足以影响成像效果,这一点在大像素显示时尤为突出。)使出片率就更低了,拍摄微距使用三脚架不是很方便,有时候几乎不可能,因为你的拍摄对象时刻在活动(拍摄飞翔的昆虫是个最好的例子)。
如果光线合适我用F5.6的光圈拍摄微距多一些,即便光线不好要提高ISO,也最高提到200,高过200时做后期会出现噪点。适马105MM微距头焦内锐度不及原厂的微距头,但焦外的表现令人满意,这使拍摄过程中在构图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象高光之类的背景现在根本没有必要避开,有时候还要故意寻找。
早期拍摄花儿理论上以黑背景为佳,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简化背景突出主体,但是这样做的弊处会使拍摄出来的照片失去个性千遍一律,而摄影无定法,该传承的似乎只是使人称之为人的人文精神和命运关怀。
拍摄上面这些照片的时候已经为了这篇文章刻意选择了背景,玻璃上的水珠在侧逆光的条件下如果找好了角度做背景将是比较美妙的,至少那些光斑看上去很耀眼。
映山红凌乱的枝条在做后期的时候可以用光影魔术手去斑点的工具抹掉,但是它们在这里也可以表达一种情绪,如果你认为一花一世界的话。
拍摄所有的花花草草我都毫不例外把它们看做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东西,借用它们的影像如果能偷渡我的某些情感,那真是我的荣幸。
PS: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