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世界里的“四不象” -- 蜂鸟鹰蛾

标签:
视觉/图片旅游休闲微距蜂鸟鹰蛾南芬摄影 |
分类: 图片窗 |
纯摄影技术、器材交流,欢迎摄影爱好者加入 南芬摄影
有关蜂鸟鹰蛾的小贴士
蜂鸟鹰蛾(Hummingbird Hawk-moth)
又名长喙天蛾
昆虫种名:小豆长喙天蛾 Macroglossum stellatarum Linnaeus
所属类别:鳞翅目 天蛾科
简要介绍:翅面暗灰褐色,前翅有黑色纵纹;后翅橙黄色。白天喜访花;成虫越冬。
虫体大小:翅展50mm
生活区域:分布于亚洲、南欧和北非,国内已知分布于华北、华中、华东等省通常在每年的5月~9月出没。由于它和蜂鸟大小相近,样子类似,连生活方式也几乎一致,所以人们把它叫作蜂鸟蛾。它像蝶一样白天活动,具有尖端膨大的触角,又像蜜蜂般在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发出嗡嗡声。但它与蝶不同,飞翔速度快;与蜂不同,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与鸟不同,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等。
蜂鸟蛾,又称蜂鸟蝶蛾、蜂鸟天蛾,英文直译为蜂鸟鹰蛾。蜂鸟蛾首先像蝶,长长的喙管,尖端膨大的触角;它又像蜜蜂,能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急驶,时而在花前盘旋。但其实它是蛾类,为蝶类的同族“近亲”。
蜂鸟蛾有很多独特的习性和特征:和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有结茧习性,成虫越冬;和蜂不同的是,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的是,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在我国北方很少见。
蜂鸟蛾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四不象“。它首先象蝶,和蝶一样白天活动,口器是长长的喙管,且有尖端膨大的触角;它又像膜翅目的蜜蜂,在夏秋季节飞舞在百花丛中采食花蜜,并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急驶,时而在花前盘旋。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报道发现了蜂鸟,蜂鸟是南美洲的特有物种,亚洲及我国均没有分布,所谓蜂鸟实为蜂鸟蛾的误认。在动物分类上,蜂鸟蛾的基本特征实属昆虫界里蛾类,为蝶类的同族“近亲“,只不过它属蛾亚目罢啦。蜂鸟蛾有很多独特的习性和特征:和蝶不同的,它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有结茧习性,成虫越冬;和蜂不同的,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的,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等等。
这种昆虫除了比蜂鸟多出一对触须,翅膀上没有羽毛以外,无论体重、外形还是生活习性、飞行速度都与蜂鸟极其相似,故而被生物学家命名为蜂鸟蛾。由于它和蜂鸟太过相似,在飞行状态下连很多专家也难以分辨真假,国内外都有错把蜂鸟蛾当作蜂鸟的报道。在宜宾县横江镇拍到这两只蜂鸟饿体长大小与一只马蜂相仿,颜色以黄为主,间有黑、绿花纹。据专家介绍,这种蜂鸟蛾是产于美国的稀有昆虫,原在我国实属罕见,现在报纸媒体多见报道,估计和进口花卉有关系。
PS:以上文字引自网络,图片拍摄于南芬西山花园。
拍摄后记:拍摄这些图片用了两个多小时,一共拍摄了152张图片,光线和出于拍摄动感翅膀的原因把ISO调到400。拍摄蜂鸟鹰蛾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它的飞行速度很快,并且在每朵花儿上的逗留时间都很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构图对焦基本上就靠直觉和运气,幸好那天我这两样都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