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打开手机的时候接到一条短信,是弟弟发来的。他说凌晨他家抽匣里的一个茧蛹羽化成了蛾子,让我过去拍照。看过短信我没往心里去,一只蛾子有什么好拍的,又不是蝴蝶,白天忙别的事情很快就把这条短信忘了。

吃过晚饭弟弟打来电话,让我过去看看那只蛾子,正好饭后我也要出去散步,便顺路到了弟弟家。
弟弟说今天凌晨1点多钟,他和家人在睡梦中隐约听到抽匣里面有声响,并且越来越大。弟妹打开灯拉开抽匣,一个巨大的蛾子扑啦扑啦从里面飞了出来,吓了她一跳。

对这只蛾子的语言描述是多余的事情,因为我现在有了数码相机。
花了很长时间给这只蛾子拍照,这可是微距拍摄的好素材。

有一个问题我有些担心但也无能为力,这只蛾子这个季节羽化出来,活不了多久。弟弟家里很温暖,那种接近5月上旬的温度欺骗了茧蛹。痛苦的守侯过程虽然缩短了,但不恰当的时间出现在不恰当的地点,它美丽的梦也就此破灭。
侄儿到了7岁8岁讨人嫌的年龄,他对这只蛾子的归宿不感兴趣,在帮我用手电做辅助光源拍照不久,就忙着看动画片去了.

拍摄过程很有趣,对道具的选择也不是难事,家里正好有盆“六月雪”,唯一担心的就是微距拍摄离蛾子很近,它身上的粉也许会弄脏相机的镜头。之所以拍摄那么久,是由于现在的水平很菜,勤也不能补拙。
最近恶补了很多有关摄影知识的帖子,发现以前拍的照片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按照帖子上的标准衡量我拍摄的照片,合格率大约在百分之一左右。

这个等待羽化的过程很痛苦,但我可不想象这个蛾子那样着急出来,还不到时候,5月上旬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