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四年在工学院作毕业设计的时候,恰逢世界杯足球赛,理智和情感的天平不约而同向足球倾斜,让我担心的不是设计本身而是如何答辩。
三张大图和两张小图三天时间就在家里通宵达旦地赶出来了,这些都是毕业设计必须要画的。本来这是一个月的任务,为了不耽误看球才这样做。画图之前我把样图仔细看了一遍,不明白的地方都记在本子上,然后请教了朋友的父亲,一位图纸工程师。通过他的讲解,那些高深莫测的问题迎刃而解,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我心里非常高兴,朋友的父亲比我还高兴,他的那些知识退休以后已经闲着好久了,今天才得以施展,另外他的儿子有我这样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业务的朋友,这个社会就缺这样的人呢。
把画好的图纸放在家里,设计室的的画板上那张图纸的进度和其他同学保持一致,有比赛的日子就不去设计,去设计的日子更多的时间都是帮别的同学画图,那些制图差的同学看见我来就象看到了救星。学制图的时候本来是考察课,我却把书上的习题几乎都做了一遍,因为我想为以后自学3D
MAX打好基础。
毕业答辩这关不好过,虽然图纸我已经明白,但如果请来的老师想把我难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毕竟图纸上涉及的知识太多了。我被排到第一号答辩,设计老师希望我一炮打响给后面的同学开个好头,我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答辩的日子终于到了,我的答辩出奇的顺利,因为请来的答辩老师都中了我的计策,让我牵着鼻子很轻松地就把40多分钟的答辩时间消磨掉了。负责记录的设计老师为了显示是她培养了我这个高徒,竟然在最后破例问了我一个问题,几乎让我功亏一篑,这个叛徒。
那个计策是我在看球的时候想到的,如果你想取得比赛的胜利,你就不要落入对方的节奏,而要想办法用你的长处攻击对方的短处,让对方陷入你设计好的圈套。
答辩开始是10分钟的自述时间,我在提及窑口温度的时候故意加重语气说了两遍,这个温度在当时倍受争议,我看了几本参考书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事后证明这个陷阱是我顺利结束答辩的关键。
自述过后几位答辩老师开始提问,他们的问题都是关于那个温度的,我有备而来,高兴都来不及。当我说出那个温度出现在教科书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行时,答辩老师的脸上都有惊异的表情,实际上我只是用参考书上别人的观点用我的语言组织一下回答他们的提问,我的答案本身也许就是另外一个问题。
那次答辩是我在工学院度过的最开心最刺激的40多分钟,我甚至分不清我和答辩老师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后来已经从开始时的咄咄逼人的提问变成了心平气和的探讨,彼此乐在其中。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优秀掩盖了我在其他方面的无知,半个多小时的提问时间很快过去了,别的方面的问题他们一个也没问,答辩老师以为第一个答辩的学生都是学习最好了,哪知道我是虎头蛇尾。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初我那样做是否错了,毕业设计的图纸后来都被折叠起来放到仓库里,再也无人问津,虽然那些都是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除了我们,谁在乎呢。
PS:事后我没跟负责我们设计的小张老师说过这件事,如果她认为我做错了,那我就给她赔礼道歉好了。在大连实习的时候,班级请实习老师喝酒,小张老师非要抓我做垫背,她喝一杯我喝两杯,最后还是她醉了。现在我还想请小张老师喝酒,她喝一杯我喝三杯,给她个复仇的机会,小张老师会同意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