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博该收拾收拾大号了

(2013-01-05 10:23:33)
标签:

微博

新浪

微信

杂谈

分类: 互联网
blog是一种记录,信是一种诉说。记录和张贴并不在意对象是谁,接收与否,信却是有具体所指,有预设目标。

从 what r u doing 到 what happened ,记录的对象发生了扩展,但记录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不过新浪微博不一样,虽然其写着“有什么新鲜事告诉大家”,但告诉并不是重点,本质还是记录。说新浪微博不一样之处在于,其实新浪微博的本质还不是这句话,用一句流行语更贴切“元芳,你怎么看?”

新浪微博最大的变异,在于其不强调记录,而是“你怎么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怎么看”变成了态度的汇聚,于是,就有了社交功能,这个社交就是同志或者同好。通过站队来实现社交。

然而这个的困境确实“君子和而不同”,于是斗争,站队,结盟,翻脸在周而复始的上演。于是拉黑功能与关注功能同等重要。约架比约炮还流行。

于是有人说微博是性格媒体或者情绪媒体。三天不吵大家都闲的蛋疼。

于是,商家和气生财的哲学和无态度不汇聚形成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带来微博商业化的困境。

一些很“贱”的品牌在微博如鱼得水,但你却从这些“贱”品牌上收不回一分钱;而那些有钱的主,却始终找不到感觉。

态度也削弱了微博数据的价值。产生越来越少的有价值数据。

如果微博的沟通主张不发生改变,神也挽救不了微博。新浪只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微群,微吧,密友这些试图嫁接在这个土壤而构建的专有沟通情境,难以摆脱底层的影响,在同一平台,人很难做到如此分裂,人宁愿付出迁移成本,也不是在同样的环境分裂的存在着。

约束人胡说八道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设置粉丝限制。如果每个人可以无穷关注,但只能有2000个粉丝,整个沟通氛围会发生逆转。

虚荣是启动期的最大红利,也是埋葬平台价值的祸根。

这个应该是收费的,购买粉丝卡槽,让得利者付费很公平。

粉丝税,是对抗大号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微任务。虽然听上去很邪恶

找死还是等死呢?

让大号门都去玩微信?好主意。spam在哪儿都是个祸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