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记录:社区设计的核心-共鸣机制

(2009-12-29 14:58:48)
标签:

杂谈

思考记录:

 

网络社区是什么?其本质是一种沟通容器,其界定了一套沟通规则,为投身其中的用户提供了公开的信息存储展现的服务。社区之中可以有身份,可以有互动,可以有关系,也可以都没有,但是人与信息的存储展现却是必不可少。

 

如此界定,社区的产出是什么?关系,内容,或者是身份,抑或兼而有之?不同的社区,出于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产出目标,也正是因为多产出的可能性存在,沟通容器的身份更适合用来描述社区的本质。

 

好的社区设计的唯一标准在于促成而非抑制用户的沟通需求。所以,从产品设计的核心来看,社区类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共鸣机制的设计,也就是找到用户间的共振点。

 

共鸣的获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性共鸣,一种是运营型共鸣。结构性共鸣的存在是社区类产品成功与否的根本。

 

结构性共鸣源自产品的设计。大体又可分为三种,关系型共鸣设计,关注型共鸣设计,任务型共鸣设计。

 

关系型共鸣设计:直接利用已经存在的熟悉关系来创造共鸣场。如校友录,如业主论坛,而直接利用熟人关系导入的SNS也可归入此列。这种社区由于天然的共鸣场的存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赢得爆炸性增长,用户间沟通顺畅,沟通欲望被极大释放。不足之处在于,该类社区的产出不明。近亲繁殖不容易产生内容,也难以构建新关系,身份的彰显也被削弱。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熟悉关系的导入,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增值服务

 

关注型共鸣设计:利用共同关注的第三方来创建共鸣场。如车主社区,明星社区。贴吧作为多点精准关注型社区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这类社区的核心在于关注对象的精准性以及可扩展性。越精准的对象共鸣效果越强烈,越新的突发事物共鸣效果越强烈,很多垂直社区亦遵循此道。该类社区往往容易产生内容,身份稍弱,关系最弱。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高质量内容,商业成功关键在于广告价值挖掘。

 

任务型共鸣设计:利用共同困惑创造共鸣空间。如知道等。此类社区彰显身份,产生内容,但忽略关系。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身份识别后的虚荣及实际刺激,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口碑营销。

 

实际上目前很多社区,更多的是集中在运营型共鸣的构建上。此类设计可以是人工运营手段,也可以固化为一些特色功能

 

-意见共鸣机制:

-互动娱乐机制:

-信息分享机制:

-任务机制:

-身份积分机制:

 

结构性选择之后,运营型设计可以作为某补充,以弥补结构性不足。

 

随时迭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