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2010-01-18 09:04:45)
标签:
中年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还是从《红楼梦》开始。第58章中,曹雪芹描写甄士隐夫妻女儿离散,又遭火灾之后,家道中落,投靠岳丈封肃,竟然遭到丈人骗取钱财,每读到这一段,我总不信世上居然还有这等为人父的。埋怨贫病交加的女婿无能,还可以理解,snob嘛,这世上从不缺少。但是竟然哄赚自家女儿女婿财产,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似乎难以用世态炎凉来理解。我只能想,曹雪芹曾经变故,或许遭遇过类似事情,才以春秋笔法写出了这一段辛酸往事。
又想到红楼,是因为有一句话在脑海中盘桓不去,悔恨投人不着的甄士隐“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前一段时间,在学校南教学楼的电梯前偶遇前同事的husband,我知道他一直在这里兼课。四十几岁,皮肤略黑,身材中等,一身常见的黑色的棉服,一个黑色公文包,典型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形象,要是落在人群之中,便再也分不出谁是谁来。不经意间见到我时,脸上有一丝尴尬,好像被我撞破了什么。我有些不安,似乎我突然出现在这里,是我的过错。于是赶紧上前打了招呼,略微聊了几句。看着他的背影被电梯门吞没,脑子里竟闪现出这句话,“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猛然间觉得人生好凄凉,整个校园好似落了一层厚厚的白霜,本来已经严寒的清晨更加寒冷了,我不自觉地抱了抱双臂。
这些天,我经常会回顾到这个片段。我所害怕的,是中年的尴尬。人到中年,不管你是否优秀,如果没有戏剧性的变化,人生便是一盘行将下完的棋子,赢或者输,抑或平局,已经一目了然。放在眼前的,是一路可以想得到的生活,一直到离开人世。就如那位老师。前几年在东伊顺餐厅偶遇,一起吃饭时,还曾聊过一回,有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不喜欢被别人听课,所以我选择听别人的课。”于是他做了他们学院的总督导。得到他的启示,后来部门来找我做督导的时候,我也没有拒绝。我一向欣赏自己掌握主动权、有思想的人,因此,后来每次见到他时,点头之间,我就会想起那段话。
但是又怎样?除了可以选择的,人生有许多难以选择的。上课,兼课,听课,开会……没有变化的生活,变化的只是财富的上升和年龄的增长。我害怕若干年之后的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或许我这样推测、评判别人的生活有点不厚道,人本来就各有各的活法,而且人生本来就有许多无奈。但是,我真的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不再前进。害怕有一天,自己认了命,没有了梦想。
这句话,好似一个惊天霹雳,警醒我。人生需要阅历。而阅历需要冒险。
再加一个注脚吧。有一回吃饭,我问正在读医学博士的同学,“你为什么还要读博士?读了博士对你有什么好处?”他的回答绝妙得、哲学得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不读博士,好像没有事情好做;读了博士,又太忙了。”
读还是不读?做还是不做?他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应答。
这个世界,不少其他,缺少doe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