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键业绩指标(KPI)

(2023-07-19 13:01:50)
标签:

财经

企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设计

1.定义
KPI即关键绩效指标,又称主要绩效指标、重要绩效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常用于财政、一般行政事务的衡量,可协助优化组织表现并规划组织愿景。
2.理论基础
二八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一个经济学原理,即一个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每个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抓住20%的关键,就抓住了主体。
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因此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性能指标)作为PI(Performance Indicator,性能指标)中的一类指标,重点将考核工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关键的结果和关键的过程上。
3.KPI指标设计
建立KPI一般遵循三个过程,即建立指标、设立标准、审核。
(1)建立指标:指标指的是需要评价“什么” 的问题。建立指标一般遵循宏观到微观到过程。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从而建立企业级KPI。其次,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最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员工职位KPI。
(2)设立标准: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设立标准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设立标准时要结合该岗位的工作特性,特别注意业务部门与职能管理部门的岗位考核标准的差别。二是标准的设立要明确具体,不要过于中庸,要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不要将指标定的过高或过低,要把握好尺度。
(3)审核:KPI指标进行审核,确保KPI指标能够全面、客观的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工作绩效,且易于操作。
4.价值
(1)KPI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主要目标是明确企业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要求,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工作报酬。KPI可以帮助部门负责人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考核标准。同时能够帮助部门负责人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2)KPI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通过对KPI指标的控制,使员工绩效行为与企业目标要求的行为相吻合,不至于出现偏差,员工在实现个人绩效目标的同时,也是在实现公司总体的战略目标,达到两者和谐,公司与员工共赢的结局
5.目前企业KPI指标可能存在的问题
(1)KPI指标量化不合理
不同部门的工作量化存在差异,对指标量化的“粗细”程度的把握存在难题。过分细化的指标可能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没有多大意义;而过分笼统的指标则影响到员工的业绩与公司的经济效益。
(2)指标设立的高低不理想
指标设立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KPI的考核结果,对员工和企业的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过高的目标可能导致员工和企业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完成,这样指标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过低的目标对员工起不到激励作用。
(3)KPI指标运行效果较差
KPI指标在实际使用时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无法提供KPI指标考核所需的支持环境,导致KPI指标在使用时出现偏差。
6.解决方案
(1)坚持可度量原则,对不同类型部门工作设立量化指标。如针对业务部门,进口可能采用量化指标,明确考核标准,尽可能的具体;针对职能部门,某些工作是很难量化的,可以从工作要求、时间节点或工作态度作风上进行量化。
(2)坚持可实现化原则,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指标的选择需要与行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成长性及产品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考虑。设立指标时注意目标必须是经过巨大努力才可以实现的,这样绩效考核才可以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3)建立支持环境,提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通过建设追求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化解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重视绩效沟通与面谈技巧,确保KPI考核的时效性。
华恒智信原创,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华恒智信原创及来源,否则视为侵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