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机械制造公司职能部门定岗定编设计项目成功案例纪实

分类: 案例分析 |
——设立大部室制度,梳理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
【客户行业】生产制造业
【问题类型】定岗定编
【客户背景】
某大型机械制造公司隶属于某大型央企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家一级保密单位,重要的航天产品制造厂,也是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专利1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先后有10余项产品荣获国优和部优称号,是国防科工委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该公司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
40多个专业、500多个工种,超过2000台(套)先进仪器设备,发展成为综合门类齐备、专业配套完善、质量体系健全的航天科研生产骨干企业。
公司作为成立多年的老国企,承担着国家重要战略性质产品的生产制造工作,一般情况下,由上级下达某项任务要求,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即可。形成了公司在一段时间中,集中精力生产少数几种大型产品,各部门统一围绕某项生产任务开展工作的工作模式,但是随着市场化发展,公司引入了新的业务板块,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负责的客户类型也更多,需要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生产部门进行高效协作。然而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达不到现下的发展需要,并且由于国企人员流动性较低,职能部门员工出现人员冗余、员工忙闲不均以及员工工作饱和度比较低的问题,影响了公司整体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公司领导决定邀请华恒智信专家团队,希望从定岗定编角度出发,优化岗位职责,盘点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实现员工分流机制,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华恒智信问题分析】
华恒智信专家顾问团队应邀对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了公司面临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专家认识到,职能部门定岗定编工作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责分工过细,流程节点多,降低了工作效率
公司新增的业务板块要求部门之间进行高效合作,但是原有的工作模式并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需要,通过调查发现,公司各部门、岗位的职责分工过细,导致流程节点增多,这就导致员工在汇报工作、协调工作时,需要事无巨细,层层汇报,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岗位职责边界不清,工作要求比较随意,导致员工互相推诿,主动性比较差,进一步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工作氛围。
2、各类岗位工作量分析不足,导致员工忙闲不均
在访谈中,专家团队注意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不知道该如何计算职能部门的岗位工作量。由于公司人力资源部对各类岗位的专业认知不够,加上职能部门岗位职责以事务性工作为主,难以量化,导致公司部分岗位的工作饱和度核算分析不够合理。例如部门增加员工的时候不易判断,是否该加,以及应该加多少,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分析,增加人手出现加得过多或者不够的情况,导致员工忙闲不均,比如有的员工工作很忙,有的员工却相对较闲;又或者有些部门在月初时很闲,在月末时却很忙的情况,员工的工作饱和度差异比较明显。
3、定岗定编没有与员工培训、退出、薪酬激励等相挂钩,导致方案难以落地
定岗定编方案难以落地,是很多国企改革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本公司发展存在的痛点。究其原因,是由于定岗定编在落地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配套机制,没有与员工培训、退出、薪酬激励等管理制度相挂钩。例如,随着不断发展,部分老员工逐渐失去工作积极性,又因为国企的用人特点,工作能力逐渐不适合公司发展的员工却得不到及时分流,影响了公司的工作效率与整体的工作氛围;公司部分老员工即将退休,公司面临大规模人员更替的节点,但在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员工大量退休时,新员工却并没有及时引入、培养,出现了人员结构失衡、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华恒智信解决方案】
针对该公司发展需要以及定岗定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领导层的需求,华恒智信人力资源咨询团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设立大部室制度,重新梳理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
针对公司存在工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华恒智信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建立大部室的方法,将多个职能部门进行合并,必要时采取“一个部门、两个牌子”的做法,并且重新梳理岗位职责,例如可以从工作流程/价值链、工作路径、核心竞争力、客户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岗位职责;采用因事设岗的方法,将相似岗位进行归并,优化岗位设置。通过对部门与岗位重新梳理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节点,提高工作效率。
2、采用多种工作饱和度核算方法,丰富工作饱和度
针对公司对各类岗位工作量分析不足导致员工忙闲不均的问题,项目组采用月季年的工作分析方法,收集了公司各岗位工作信息,从工作角色、工作时间、任职者能力及工作量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归纳,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岗位提供多种工作饱和度核算方式,例如对于职能行政类岗位可以根据角色定位分析、工作时间分析、工作量分析等情况定编;但是对于生产技术类或营销类岗位,建议可以根据公司业务目标与业绩水平情况进行定编。通过实行分层分类的定编方式,将人员编制与工作任务及企业发展相结合,提高在岗人员工作饱和度,帮助企业尽可能实现人工成本最小化。
3、实行分类的员工岗位调整方法,将定岗定编与员工培训、退出、薪酬激励等相挂钩
结合公司目前的岗位特点与企业性质,专家老师建议在开展定岗定编工作时,提供相应的配套机制,推进方案落实。例如对部分能力不足或工作积极性低的老员工实行退休政策,实现人员分流;对部分能力不足的员工进行待岗培训,提升工作能力,将培训结果与员工退出机制对接,对于多次培训后还不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员工予以淘汰。通过以上方式,推进定岗定编方案的落地实施,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保障公司的高效运行。
【华恒智信总结与思考】
定岗定编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由于组织管理变动、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等原因,难以建立科学的定岗定编规范,影响了其他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有各部门一直补充人员,依然抱怨人不够、每个部门都说忙的问题;管理工作因人设岗、人员冗员的问题;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绩效却没有提升的问题等等。经过多年工作总结,华恒智信认为,这些问题频繁出现,很大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定岗定编方面缺乏理性的依据和工作提炼,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施科学的方法。
华恒智信人力资源咨询团队经过几个月的深入现场访谈、考察、分析,系统地对各类岗位进行了梳理,设计了符合该公司实际情况的定岗定编方案。并根据下一步发展要求、各部门工作特点等,提供了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饱和度核算工具,并帮助公司建立相应的管理配套措施,为规范岗位及人员编制、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认可。
华恒智信原创,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华恒智信原创及来源,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