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重发]云南园艺观赏业开发研究

(2022-07-09 21:32:41)
标签:

财经

 

[旧文重发]云南园艺观赏业开发研究

原载赵俊臣、齐康、李维长联合主编《云南林区生态保护机制与替代产业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1月昆明版。

 

 

所谓园艺观赏业,是指在各类公园、各类城市重要建筑物间、各类重要活动场所、城市小区绿化、街道绿化等地域空间发展以具有艺术造型的各类观赏树木,既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环境,又造就了一项经济效益可观的优势产业。

云南以昆明为中心的城市园艺观赏市场巨大,目前主要依赖从省外采购苗木,且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下决心大力发展园艺观赏业刻不容缓。

 

一、云南省园艺观赏业发展现状

 

1.省内园艺观赏产业悄然兴起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园林城市规划的实施,特别是旅游大省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园艺观赏业悄然兴起,发展势头很猛。据专家估计,近年来云南省城市园艺观赏业每年提供约10亿元的产值,这主要包括观赏苗木费、绿化工程费和维护费等,并不包括市民和旅客付出的游览观赏费用。

在云南省昆明、玉溪、曲靖等重要城市,除了街道绿化要求大量观赏树木、花草外,飞速发展的商品住宅小区的绿化市场热正逐渐升温。各商品住宅开发商为了增强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在小区的绿化上大做文章,已经从单纯的扩大绿化面积,发展到丘林绿化(立体绿化)、景观绿化(文化绿化)等,这就给绿化材料的多样性、品味性、档次性提供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现在用量比较大的绿化观赏植物一一樟树、米兰、杜鹃、海桐、黄扬、铁树、桂花、蝴蝶兰等,一方面,云南山上野生的不能用,原因在于从山上移栽到城市后由于立体条件变化而难以驯化,成活率很低,特别是没有艺术造型而达不到园艺效果;另一方面,云南省省内极少提供这些观赏苗木,而不得不从省外购进。近三年来,仅昆明一个城市每年都要从省外购进约8000万元的园林植物,这还不包括昆明世博园建设购进的苗木费用。据推测,今后1015年内,昆明市从省外购买的园林植物费用将以每年30%一50%的速度递增。

 

2.省内园艺观赏产业起点很低

云南省内园艺观赏产业起步虽慢,发展很猛,但是起点很低。这主要表现:一是新上马园艺项目的企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多数企业实力不强,没有自己的苗木培育基地,而又急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都投产低技术、低成本的项目;二是省内自20世纪50年代起建设的若干园艺场,由于改革滞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再加上园艺商品乔木培育期间较长,例如一株直径10厘米的观赏乔木,至少要培育1020年的时间,因而没有充足的苗木出园供应市场;三是实用技术人员也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积极性引进、推广快繁技术;四是一些大的党政机关编制内的花木工人长期吃惯了计划经济的“大锅饭”之,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多数基本上不具有园艺艺术细胞,连本单位的园艺都谈不上观赏艺术,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了;五是尽管近年来城市小区都想在绿化上创出自己的特点,但由于受到苗木供应单一、而且都需要到省外购买等的限制,绿化形式很难有什么特点。

 

3,园艺观赏业尚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至目前,云南省内从政府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人们尚未对园艺观赏业引起应有的重视,其认识尚停留在过去闲情之术的水平,而没有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之一。由于仅仅看作是闲情艺术,就提不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更没有进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于仅仅看作是闲情之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植物学家们视应用开发研究为非主业,登不了他们科学研究的“大雅之堂”,应用研究算不上科研成果更谈不上评职称、晋工资了,因此从事园艺观赏应用开发研究的专门人才更是寥寥无已。

 

二、把云南建成中国最大的园艺苗木供应基地

 

从全国城市发展对园艺苗木逐年高递增的市场需求和云南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省内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把云南建成中国最大的园艺苗木供应基地”的建议。

 

1,国内市场需求是云南建设中国最大的园艺苗木基地的前提

据专家预测,近几年来国内市场的需要量在每年500600亿元,而供给量只有不足200亿元。由于供不应求,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就出现了两个必然的现象:一是价格猛涨。例如四川省市场上一株直径10厘米的桂花,1992年卖150元,1997年涨到500元,2000年猛涨至5000元,2001年更是暴涨至2500元,10年涨16.7倍。二是许多城市绿化在降低标准的同时,随时存在着更新、提高挡次的行动,一旦市场上有高档次的绿化苗木供应,他们将及时更新。

 

2,云南具有建立中国最大的园艺苗木基地的自然条件

云南复杂多样的山原地貌,有着适宜林木生产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生长着居全国之冠的林木资源种类,形成了云南林木资源的比较优势。据统计,云南观赏植物约有2500多种。其中,裸子植物有8科、25属、66种;双子叶植物有90科、365属、1914种;单子叶植物有10科、100属、347种;蕨类植物有23科、48属、175种。尤以杜鹃花科、兰科、报春花科和龙胆的品种最多,均在100种以上。木本观赏植物中,针叶树种约有70种,除红杉、银杉为落叶树种外,其余都为常绿种类,且大多数为高大雄伟、树姿秀丽的乔木,是亚热带和温带城市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骨干树种,有的则可以作行道树,如云杉、冷杉、秃杉、圆柏、红豆杉、油杉、松树、铁杉等;阔叶树种种类更多,既有乔木也有灌木,既有落叶也有常绿,有的观花,有的观叶,有的观果,是城市绿化的立体植物。如可用城市行道树的山玉兰、木莲、香木莲、白兰、香樟、云南樟、鹅掌林火、云南櫻花、云南梧桐、滇扬等;可作庭院荫蔽的有木兰科、樟科、八角科、山茶科、梧桐科、木棉科、苏木科、冬青科、楝科、五加科等;可作庭院配景的有杜鹃花、山花、绣球花、桂花、云南含笑、黄扬等;可作绿篱的树刺柏、侧柏、夹竹桃、丛生小竹等;可作垂直绿化与栅架攀绿植物的有铁线莲、昆明山海棠、山葡萄等。

 

3,云南具有建设园艺观赏业的社会条件

20世纪30年代开始,先后有蔡希陶、王启无、俞德浚、冯国楣、秦仁昌等老一辈植物学家深入云南的山山岭岭,进行植物考察,发现了许多珍贵植物,并写下了云南植物史上重要著作。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开发包括园艺观赏业在内的云南植物资源,先后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西南林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大学生物系等一批著名的科研与教育机构,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林业特别是与园艺观赏业相近的高水平人才,成为云南园艺观赏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开发战略

 

1指导思想

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对野生园艺观赏树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以园艺企业为主体,高起点、大规模、集约化地创建中国最大的园艺观赏花木驯化、引种、生产基地,积极稳妥地把园艺观赏业培育和发展成为云南省内优势产业之一。

 

2.指导方针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认真吸取云南园艺观赏业以及其它产业开发利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应该确定以下指导方针:

1)市场导向,定单生产

云南园艺观赏产业首先以省内昆明等中心城市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按定单组织生产。考虑到观赏树木生产周期长,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接到远期才能交货的订单,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按照城市“十五”及2010年规划中绿化所需观赏树木品种、数量,尽早组织育苗。中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市场是可以创造和培育的,特别是园艺观赏花木的市场,只要云南园艺观赏基地能够培育出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优质苗木,并且注意营销策略,那么就可以培育出一个新的市场来。

2)企业为主,政府服务

云南园艺观赏花木基地建设,必须以开发商为主体,由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定自己的投资额度、劳动用工、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资产重组等重大问题,不用再向政府报批,特别是不用向原政府主管机关请示、汇报,让政府真正腾出精力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强调企业是云南园艺观赏业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机关就可以没事了。恰恰相反,政府机关应该根据政府职能的要求,切实做好政策制订与执行、监督与执法等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

3)质量第一,创建名牌

云南园艺观赏花木基地建设,一开始就要高起点,按照现代人们观赏情趣、审美意识、特殊偏好等,设计出风格各异的艺术造型艺术,特别是认真搞好策划,创建出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名牌苗木、名牌企业、名牌基地、名牌园艺师、名牌企业家来。

4)连片规划,规模生产

云南园艺观赏企业及其基地建设,必须连片规划,规模生产,切忌“散、小、差”的遍地开花。这是因为,连片规划有许多好处:一是有利于省内为数不多的园艺技术人员的指导服务,特别是技术承包;二是有利于省内外客户采购订货,特别是扩大宣传;三是利于进入连片规划基地的各企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特别是有利于展开有益的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5)加速培养适用人才

依托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云南省农科院、云南省林科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的师资、实验基地等,为云南园艺观赏产业培养各种层次的适用人才,特别是通过公司和基地的生产、营销实践,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农民栽培大户,让他们成为云南园艺观赏产业的主力军。

 

2.发展目标

1)中国最大的园艺观赏花木基地

云南园艺观赏花木基地在现有园艺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至2010年时达到1020万亩,2020年时达到30万亩以上。省内市场占有率,从目前不到10%,发展到2010年时的5065%,2020年时达到85%;国内市场占有率,山目前几乎空白,发展到2010年的3040%,2020年时的6070%。

2)经济效益显著的优势产业

云南园艺观赏产业由目前的10亿元左右的产值,发展到2010年时的100亿元产值,2020年时的300亿元产值。

3)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

云南园艺观赏花木产业的发展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由公司及其基地组织规划和技术指导,发动山区农民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自留山、责任山及一部分调整土地上,栽培观赏花木,由公司统一组织销售,使其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

4)形成优势产业的优势技术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部先进技术,挖掘、开发新的适宜当地光热水土条件的传统技术与独创技术,确保到2010年形成与优势产业相适应的综合技术优势,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5)现有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云南园艺观赏花木产业的发展,以驯化本地品种、引进与消化吸收外地品种为主,严禁过去那种靠乱挖野生资源出售卖钱的作法,务必使现有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3,发展重点

1)把昆明建设成园艺观赏花木典型城市

对昆明目前正在创造的园林城市的规划作重大调整与修改,把东风路、金碧路和北京路、西昌路等东西南北四条主干道绿化成独具特色的园艺观赏大道,例如山茶花大道、杜鹃花大道等,从而使其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观赏艺术性强、规模宏大的园艺观赏典型,既提高了昆明城市形象,又是对云南园艺观赏业的巧妙宣传。

2)在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建设一批园艺观赏花木生产基地

结合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除继续建设好呈贡、嵩明鲜花基地和交易市场外,拟在昆明、玉溪、曲靖、楚雄、大理等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规划建设一批园艺观赏花木生产基地,并使其逐步做到产、学、研、加工、营销一体化。

 

四、若干对策建议

 

I,提高对园艺观赏产业的认识

目前,省内许多城市都制定了创造园林城市的规划,但纵观现有的所谓园林城市,有了丰富多彩的鲜花,有了造价和维护昂贵的草坪,但是却缺少成片成林的树木,特别是缺少根据城市街道和小区特点而选择的具有艺术造型的树木,重“花”轻“树”现象十分突出。据了解,有关部门的苦衷,在于种树比种花费时费力,成本太高。其实,这种费时费力和高成本,恰恰潜伏着无限的商机。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破除对园艺观赏业的不正确认识,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商机,顺势而为,下决心把园艺观赏业培育成一项新的优势产业。

 

2.下大力做好野生树种的驯化工作

云南野生树很多,具有国内其他省、市、区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但是,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就必须对野生资源进行驯化工作。当前,驯化野生树木,一是要有耐心和决心,不能期望短期见效,更不能也不会“吹糠见米",必须有长期规划和行动;二是驯化需要一定的资金,应通过政府拨款扶持、金融信贷、股份债券融资等方式,多种渠道和方式筹措资本金;三是驯化需要技术,而技术是掌握在有关技术人员手中,应该通过繁育承包、政府重金奖励、企业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技术人员驯化野生树种并使其达艺术造型和商业化的积极性。

 

3.下决心从国外引进原产云南的观赏花木

19世纪末期开始,英、美等国家即大举从云南引种野生观赏花木在本国园林中驯化、扩繁,形成了名目繁多的亚种,以致使英、美70%的园林植物都原产于云南。早在1880年,法国神父叔里欧就来到滇西北德钦和贡山交界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采集植物活动。1一一1931年的27年间,英国著名采集员乔治、傅利斯7次到云南采集植物,先后采走了上千种名花奇木到英国栽培。许多国外著名的植物学家和采集者都曾在云南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外国人在云南采集到名花奇木,为西方园林提供了原始驯化材料。在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目前就有中国原产植物1527种,绝大部分采自云南;仅从云南引种的杜鹃品种,经其园艺化处理,可大量应用的就达3种。在美国的每一处绿化景点里,几乎都有源自云南的花木,仅南加州园艺公司的苗圃里,一望无际的大理茶花足以引人咂舌考虑到英、美等从云南引种的野生花木已经全部驯化,因此,下决心从英、美等国家引进原产云南的观赏植物,可以省去我们驯化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这是一件投入少、见效快、产出大的买卖,值得下决心去做。

 

4,企业和基地都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云南园艺观赏企业和基地,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才能适应中国即将加入WTO后的省内国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园艺观赏企业和基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依托现有园艺场和相关企业,经资产评估后改造成股份制企业;二是新建企业,从筹建到注册登记,就应该要求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三是吸引四川、广东等园艺观赏先进企业来云南创办、领办、兼并、重组、控股云南园艺观赏产业;四是采取强有力的招商措施,引进英美等园艺观赏企业来云南投资、挖股园艺观赏企业;五是制定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省内外非园艺观赏业的有志企业家来云南创业,投资、挖股、参股园艺等观赏业。

 

5,把拟建的昆明花卉交易中心扩展为花卉、园艺观赏花木交易中心

目前,借鉴欧洲先进的花卉拍卖市场运作方式和经验,昆明花卉交易中心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或明年初可以投入使用。建议将仅以花卉特别是鲜切花交易为主的服务功能,扩展为花卉、园艺观赏花木交易中心,可以收到不用投资即可使用先进的交易方式,把云南园艺观赏花木推向全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特别是可以用通过交易中心的期货和远期合同交易等手段,为云南园艺观赏企业、基地争取到大批订单,按订单筹资扩大生产就可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生产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征镒主编《云南生物资源开发战略研究》,云南科技出版社1989

2,葛洪保:植物王国的尴尬,云南日报20016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