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农村发展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2020-06-06 15:26:04)
标签:

财经

云南农村发展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农村发展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或主要代表,现择其主要代表简介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简介一是没有包含党政机关中从事对策研究并有成就的人员,例如原省委农村工作部长董恒秋先生,云南省农经学会常务副会长刘诚先生,原省委农村政策研究中心朱平先生,原省政府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国斌、钱德三、熊清华、温宝臣、李坚、杨烨等;二是主要点明在全国有影响的观点与贡献,没有全面评述各人观点。因此,下列名单和所列观点都是不完全的,有待今后补全。

 

  1,张怀渝在全国较早开拓县域发展战略研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原综合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8年他主持的华宁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开云南区域经济和战略研究之先河,之后又先后主持完成多个县域发展战略研究,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云南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典范。其特征,一是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二是概括、归纳县情优劣势,意在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三是规划发展重点、布局、目标;四是确定保障对策等,已成为战略研究的范本。

 

2.袁德政在全国较早开展省域农业战略研究。

原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他与郭正秉、胡桐元主持并主编《云南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系国内最早一批研究省一级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对云南农业的战略地位、战略优劣势、发展重点选择与调整、优势产业培育、战略目标、特殊对策,都提出独到建议,。

 

 3.徐敬君出版全国第一部山区经济专著。

原任云南民族大学(原云南民族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1986年申报成立了云南省第一个经济学硕士点,主要代表作是《云南山区经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是全国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山区经济的专著。

 

4.胡桐元在全国最早提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战略”及指标体系。

原任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所长,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1987年初在省政协的会议上她便提出“建立以森林生态为框架的二元生态农业结构的设想”。1982年主持国家计委下达的重点课题《西双版纳国土经济学研究》时建议西双版纳地区应该确立“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的观点,并设计出经济、社会、环境相对应的生产、生活、生态指标评价体系,简称“三生指标”体系,得到国内学界一致认可。

 

5.赵俊臣的贫困村基金研究、试验并被全国推广。

原任云南省社科院农经所(后改为经济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978年发表云南省第一篇真理标准讨论文章。主持完成3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主持多个贫困县域脱贫研究,出版《县域发展战略学》(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00年主持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云南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试验贫困村基金,2006年被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推广。创立工农业产品比利(润)剪刀差理论与方法。

 

6.高玉亭的云南省小康标准的研究。

原任国家统计局云南城调队处长,高级统计师。主持多项农村发展研究,特别是主持并主编了云南省小康标准的研究,其指标体系被省委、省政府认可并颁布全省执行。

 

7.车志敏参与省政府多项重大决策的设计。

原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100多项,形成了150多项咨询报告和综合报告,在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培育云南支柱产业、打造“香格里拉”品牌、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滇缅石油管道项目、两强一堡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推动珠宝玉石产业发展等方面构想提出、论证和决策中,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8.左停最早定量研究财政支农效益。

原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后改为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调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擅长于农村发展规划、计量经济、生态经济等研究。他曾运用8种数学模型计算出云南省财政支农资金产生出的巨大经济效益,而且这种效益远远高于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效益,填补了这一研究的空白。

 

9.郑宝华在全国较早实地调研农村产权问题。

郑宝华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二级研究员,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省级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曾被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英国政府、德国政府、澳大利亚政府、新西兰政府、香港乐施会等国际组织和政府援华项目顾问。学术贡献照哦没过多,一是1990年与袁德政、于小刚编印《社会林业学概述》,为全国第一本引进国际流行的参与性、社区(会)林业等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二是 1995年便调研云南姚安县林地流转,为全国较早一批实地调研农村产权问题,有一系列新的发现,特别是他研究集体所有权行驶,往往被某个村干部代替的缺陷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10. 赵鸭桥在研究和试验示范中有许多新发现。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长期从事“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和“村级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的研究和实验、示范工作。曾先后受聘于多个国际组织担任咨询、培训和监测评估专家。在全国较早提出许多独到的发现,如“堆钱示范并无推广意义”、“政府主导的自然资源保护实践并没有能够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并遏制贫困,反而在增加政府预算和成本的同时,导致当地社区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受到限制,返贫现象严重,社区与保护区的冲突增加”、“贫困农户总是成为‘产业折腾’的最大受损者”、“林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建立针对重点生态公益林的购买制度,而不是简单的确权到户和目前实行的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补偿制度”、乌蒙片区“农民经营农村土地积极性普遍下降;土地开发计划性计划指标往往跟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进程和市场选择脱节”、“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长期的‘山有其主,但我山我不能管,我山我不能用,我山对我没有用’的有违集体林产权性质的状况”等观点。

 

11.康云海较早研究《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增收》。

原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农经所)所长、研究员、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致力于农村发展方面的研究,主持并编写出版的《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增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6月出版),为省内系统研究农业产业化的专著;另一著作《云南泸沽湖村民参与生态旅游研究》,为全国较早研究生态旅游的专著。

 

12.董棣较早研究农业经营机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农经所)曾任所长、研究员,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专家,在农村区域发展、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扶贫、边境开放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较早提出重塑尊重农民的土地占有权、生产种植权 、农产品经营权、生产组织权和尊重农民的人格权。

 

13.张体伟较早提出“公司+农户”机制的缺陷。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在农村区域发展、县域经济、产业政策、扶贫、边境开放等方面的研究,多项成果获得省级领导批示,进入决策中。200212月执笔“丽江瓦莎毕公司与农户利益冲突的调查报告”中较早提出“公司+农户”机制的缺陷。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生态移民聚居区农地确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发达地区对口援藏与云南藏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西部民族地区自发移民迁入地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

 

14.宋媛持续研究云南扶贫攻坚。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长期不间断地研究云南扶贫攻坚,一系列成果多次进入决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民族地区的效益评价及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月版)。身体力行从事基层扶贫,20061026日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和花旗集团第二届中国微型创业奖农村信贷员二等奖。

 

15.李立钢团队的三村新调研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立钢团队,对费孝通当年做调查的“云南三村”即“禄村”、“易村”和“玉村”,进行了时隔80年后重访与跟踪调研,揭示云南不同类型农村发展的路径、手段和历程,将在此基础上形成村庄发展的基本理论。


16。许建初研究收集并建立云南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信息库。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执行主任、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云南农村发展的国际合作研究,主持建立云南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的传统知识信息库。

 

17唐青生创立并出版农村金融学。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在农村金融研究方面有突出成绩。先后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三农”金融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滇桂沿边金融开放中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三权三证”融资抵押试点问题及其风险控制机制研究,创立并出版《农村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9月版)。

 

18.龙超深入研究农村金融资源被抢占。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在农村金融研究方面有突出成绩。对农村合作金融、贫困村互助资金的目标瞄准、产权塑造与治理改善,有深入研究。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与风险控制研究:来自西部农村的证据》。

 

19.罗明灿有关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教学和科研。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在林业经济研究、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成绩。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20.支玲的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研究。

原任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在林业经济、环境保护研究方面有突出成绩。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和《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建设》,在我国森林体系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方面独树一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