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新发,昆明研究】昆明市国际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2017-01-08 20:11:32)
标签:
财经 |
【旧文新发】
昆明市国际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云南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国际旅游业一直以来以其丰厚的利润及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巨大贡献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开放,旅游业市场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全国各地的国际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之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昆明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国际旅游突现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昆明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对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国民经济和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昆明市旅游业发展状况
(一)昆明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昆明旅游业从1980年代初开始起步,经过30年来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效益稳步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昆明市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快、产出水平高、发展后劲大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昆明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得到了发挥,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九五”初期,昆明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昆明旅游业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1997年,抵昆旅游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1999年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十五”期间,由于“非典”、“禽流感”的影响,旅游业发展有起有伏,但是,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10%以上,旅游业作为昆明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地位已经确立。2000至2004年,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273.0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2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8195.7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80.06亿元,旅游总收入639.99亿元。
综观昆明旅游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其中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下滑现象,但是,从总体上分析,昆明的旅游还是在顿挫波折中前进。“十一五”以来至2009年底,昆明国际旅游总收入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长率。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位居前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29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2亿美元。旅游经济效益正在逐年提高,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以上,旅游总收入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旅游业已经成为昆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2011年昆明的旅游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2011年,昆明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好增长,全市共计接待游客4102.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367.2490亿元,同比增长28.95%。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1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66%;旅游外汇收入2.98亿美元,同比增长22.83%。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方面,2011年昆明市引进了豪生、豪庭、洲际、温德姆华美达、喜达屋等五家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进驻昆明,其中,豪生酒店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海丽宾雅酒店已经投入运营,奠定了国际旅游的新基础。
(二)昆明旅游业创造了辉煌成就
1、昆明旅游收入不断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昆明市旅游经济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见表1。
表1
年度 |
国际旅游 |
国内旅游 |
||||||
人次(万) |
增长 (%) |
收入 (亿美元) |
增长 (%) |
人次(万) |
增长 (%) |
收入 (人民币亿元) |
增长 (%) |
|
2000 |
52.03 |
-5.00 |
1.3707 |
-6.00 |
1106 |
-14.00 |
90.47 |
-4.00 |
2001 |
59.08 |
13.5 |
1.5824 |
15.5 |
1897 |
71.50 |
128.04 |
41.50 |
2002 |
69.97 |
18.4 |
1.8080 |
14.4 |
1396 |
-26.40 |
126.36 |
-1.30 |
2003 |
42.67 |
-39.00 |
1.1325 |
-37 |
1549 |
11.00 |
109.05 |
-13.70 |
2004 |
49.33 |
15.60 |
1.3073 |
l5.40 |
1708 |
10.00 |
l26.6l |
16.10 |
2005 |
69.65 |
41.20 |
1.7251 |
32.00 |
1971 |
15.40 |
124.08 |
-2.00 |
2006 |
70.75 |
1.60 |
1.8979 |
10.00 |
2169 |
10.00 |
140.56 |
13.30 |
2007 |
71.34 |
0.80 |
2.0784 |
9.5 |
2437 |
12.4 |
153.33 |
9.10 |
2008 |
70.07 |
-1.80 |
2.0400 |
-1.8 |
2664 |
9.30 |
183.23 |
19.50 |
2009 |
77.83 |
11.00 |
2.1800 |
6.6 |
3037 |
14.00 |
211.48 |
15.40 |
2010 |
86.06 |
10.60 |
2.4300 |
11.5 |
3471 |
14.30 |
268.32 |
26.9 |
合计 |
718.78 |
|
19.5523 |
|
23405 |
|
1661.53 |
|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昆明市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11年中,昆明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123.78人次,到昆明旅游的人数由2000年的1158.0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3557.06万人,增长了207.16%,年均增长11.9 %;旅游总收入1812.52亿元。由2000年的101.8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84.81亿元,增长了170.52%。年均增长10.5%。见图1。
图1 昆明市2000年~2010年旅游人数与旅游总收入年际增长示意图
从近10多年的发展情况分析,昆明旅游发展的高峰期出现在1999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博会后时起时伏,2000年到昆明旅游的人次和收入都出现了负增长,尤其是到了2003年下滑较大。2003年有很多客观因素,例如SARS的影响、禽流感的影响等等。2004年、2005年都在上升,2004年是一个恢复性的增长,2005年是一个实质性的增长。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到昆明的旅游业,旅游经济收入一度下滑。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昆明旅游业逐步走向稳定上升阶段。
2、昆明城市的国际知名不断提高
昆明依托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民族文化风情和区位优势,旅游创造了一系列的知名品牌:全球唯一保存场馆设施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连续五年被评为亚洲最佳高尔夫球场的春城湖畔高尔夫,具有独特商务休闲品质的柏联SPA温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购物企业七彩云南,国内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国内最大的国际旅游交易会固定会址,国内档次最高、场馆密度最大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通过不断的提升,昆明旅游业已形成一个包括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交通、餐饮、商贸、娱乐、会展以及教育、研究机构等组成的综合发展产业体系。步入全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前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998年,昆明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昆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
2000年,昆明在全国首开城市形象宣传先河,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昆明天天是春天”的城市形象宣传广告,并荣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等30多项称号。
2005年,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
2006年,被评为“中国青年最喜欢的旅游城市”。
2007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并荣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第12名,在西部地区仅次于成都,名列第二名。
2008年被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国际旅游名城”荣誉,成为获此殊荣的全国首批12个国际旅游名城之一,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
2009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选的“2009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中,昆明继续活跃在国内城市前20强,位居本届中国国际化城市排行榜的第15位。
2010年,昆明再次从30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首届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为加快昆明旅游国际化进程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总之,昆明的旅游业发展已经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优势。“十一五”期间,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位居前列。同时,昆明精品打造成效明显,旅游配套设施大为改善,旅游管理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三)昆明市国际旅游发展趋势
根据有关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和旅游经济都将向亚太转移。而旅游产业对世界GDP的贡献率超过11%,其中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旅游增长最快。到2020年,湄公河区域(包括中国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吸引的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83亿,占全球的11.4%,年增长率为7.7%,云南将成为中国东西部“东进西拓”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国家“南北贯通”的交通枢纽,从而使昆明创立长期区域竞争优势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基础。
昆明市和云南省是中国旅游业的先行者,在旅游二次创业中将有所作为。昆明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借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桥头堡的契机,把旅游市场向外扩延,在旅游二次创业中打好“外国牌”。在未来发展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云南桥头堡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昆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将保持平稳并不断优化,发展的步伐将得到进一步加快。
总体上看,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初步效果,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好转,旅游经济运行环境总体向好,为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基本支撑;二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将有效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有利于形成旅游消费预期;三是各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扩大内需和大力发展服务业,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多重动力。
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昆明市将重点发展国际知名品牌酒店、五星级酒店、投资额在3亿元以上的度假型酒店、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且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乡村酒店。计划至2012年全市新建五星级酒店不少于5家、度假型酒店不少于5家、个性化乡村酒店不少于两家、国际知名酒店品牌集团管理的酒店超过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