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基层治理“荣县样本”专家学者齐聚四川荣县把脉献策

打造基层治理“荣县样本” 专家学者齐聚四川荣县把脉献策
封面新闻记者 邓丹 摄影报道
封面新闻记者 邓丹 摄影报道
8月30日,由四川省社科院和荣县县委共同主办的荣县融入“双城经济圈”城乡基层发展治理峰会在荣县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千年荣州,共同探讨“城乡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献智助力,努力推动并探索形成基层治理“荣县样本”。

近年来,荣县坚持“党建领航 全域共荣”的治理理念,着力提升县域党委统筹能力,不断凝聚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寻求民生福祉最优解,在创新发展基层治理方面积极开展了多样的尝试和探索,致力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保障不充分等问题。
此次峰会以“党建领航 全域共荣”为主题,希望通过举办峰会和知名专家荣县行活动,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荣县城乡发展治理迈入新台阶,也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更广领域、更大区域提供“善治范本”、贡献“集体智慧”。


峰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致辞并作主题报告《丘区基层社会治理“荣县策”》,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方法、治理路径等方面阐释荣县为丘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观察点和试验田。“荣县的治理实践为丘区基层社会治理探了一些路子,找了一些法子,但丘区治理的未来仍然面临着新挑战,有赖于党委政府继续根植群众、社会力量继续深度协同、专家学者继续跟踪实践,‘荣县策’方能行稳致远,我们希望荣县成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策源地’。”李后强说。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分别就《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可行性探讨》《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治理》《治理视角下“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环境与变化分析》作主旨发言,深度解析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任务、路径方法等。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创新”、“城市社区治理”、“乡村治理”三个专题进行了圆桌会议,现场探讨氛围热烈。

值得关注的是,在闭幕式上,荣县、仁寿县、乐山市市中区、井研县、重庆市荣昌区、潼南区、大足区等川渝地区7个区县签订了市(县)域社会治理创新联盟协议。根据协议,联盟区县将在培养基层社治理人才、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智库、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增强市(县)域社会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提升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具体来看,联盟区县将实行组工干部“双月论坛”,每年遴选一批基层党建、城乡治理领域的干部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互派交流学习。联盟区县内的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可以跨域参与社区公益微创投、举办公益项目大赛、参与政府公益采购、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等赋能项目。此外,还将建立基层治理人才柔性服务机制,通过人才驿站、双向兼职、联合聘用等方式,共享人才资源。在建立基层社会治理智库方面,将共同研发一批基层社会治理优秀教材、精品课程、经典案例,互派教师到联盟区县举办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培训班授课等。



峰会前一天,专家学者还到荣县“王大爷说事工作室”、青阳街道刘家庙村蚕桑小区党建引领农民集中居住区“123”治理机制、双石镇蔡家堰村“五三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鼎新镇西堰村蔬菜产业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壮大集体经济助推基层治理等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
在鼎新镇西堰村调研蔬菜产业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壮大集体经济助推基层治理情况时,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郭晓鸣说,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时期,它不仅是促进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而且对优化乡村治理、基层治理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到之处,专家学者对荣县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出的经验予以肯定,对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并为进一步做好基层治理工作、构建县域范围内城乡基层治理的“荣县样本”出实招、出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