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新正
丁新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60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专家认为,GDP已不足以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

(2020-08-23 01:25:05)

英国专家认为,GDP已不足以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

2020-08-21 11:26 南生说财经

著名经济学著作《增长的错觉》的作者,英国经济学家戴维·皮林(David Pilling)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GDP已不足以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各国民众的真实生活水平。

皮林表示,从经济总量角度来看,美国GDP超过21万亿美元,稳居全球之首。从人均GDP来看,美国人均高达6.5万美元,也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实力如此强大的美国却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表现的很糟糕。

拥有更强的GDP往往意味着这一国家拥有更多应对疫情的资源,尤其是经济和财政资源,但“GDP无法衡量政府在危机时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尽职程度”。GDP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经济实力,并没有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

GDP的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GDP在衡量诸如抗生素和高铁这类创新带来的贡献时,往往无能为力。皮林举例表示,在经济水平(GDP数据相当时),那些能够享受到这些科技进步的人们来说,他们“实际”的生活标准可能比官方数据呈现的更高。

比如,今天的中国人普遍喜爱智能手机,在互联网世界遨游。出门不用带钱包,能享受到快速的信息服务;中国的高铁是其他国家铁路运营速度的2到3倍,发达的基础设施到处都是……远远领先和中国人均GDP相当的国家。

第三个缺点是GDP不能充分体现居民的生活水平。中国国土面积高达96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4亿,各地发展差距极大,经济结构不尽相同。一个简单的GDP或人均GDP已显得力不从心。

人均GDP并不等于人均收入。这意味着某地的人均GDP更高,但其居民人均收入可能会更低。即便收入相当,如果各地物价不同(比如房价),公共服务水平不同,居民生活水平也会有较大差距。

第四大量经济活动并未包含在GDP统计、核算中。比如隐形经济、股市、债市以及二手物品交易(包括二手房交易)等。这些经济活动往往能提供数量众多且薪酬较高的就业岗位,甚至能产生一大批富翁,同时还能给社会提供大量的税收,但他们并不在GDP统计、核算体系中。

最后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GDP也未能体现出“负外部性”。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重走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损害居民的健康为代价的。

总之,GDP或人均GDP只是一个数字,他只能宏观、笼统、模糊的体现一个国家、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或大概的人均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如收入、物价、环境指数、发展指数、基础设施。

以及公共服务水平、医疗、教育、卫生、科技等等各项数据,才能真实全面的体现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低估GDP的意义,就像皮林说的那样“数字往往是无辜的,但你要谨慎地利用它们”。对此,网友们认同吗?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