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北方兰开夏郡Northcote举办的Obsession美食节,每年1、2月请来世界各地有特色的明星大厨,连续三周每个晚上轮番掌厨设宴。三年前,美食节曾请来誉满欧美的华人名厨谭荣辉(Ken
Hom)做客,今年的名单上再度出现一个中文名字:凭借中餐厅“A. Wong“斩获米其林一星的新晋星厨黄震球(Andrew
Wong)。在芸芸西厨中,出生在伦敦的华人Andrew格外引人注目。他充满创新与想像力的菜单,折服了伦敦食客,我在当晚遇到的食评家、名厨们,都不约而同形容他的厨艺“颠覆了伦敦中餐界”。
伦敦的第一家中餐厅开张于1908年,发展到今天,整个英国大约已有一万六千家中餐厅。但中餐在英国演变至今,“便宜、快捷”的印象依然在本地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地道、按地域细分、精细化的中餐在伦敦登堂入室,也不过是近几年来的事。在伦敦长大的黄震球感觉:一向属于边缘地带的中餐,正在往创新、突破固化模式的方向逐渐改变。“现在有互联网,大家也经常旅行”,新一代厨师越来越少受经验与地域的限制,思维也在变。
“颠覆伦敦中餐”的菜式是怎样的呢?我们见到,当晚的试菜单之中,有注入了猪骨高汤的上海小笼包,食客们被建议“直接用手拿起来,整个往嘴里放”;用加了甘草的酱油腌制的广东豉油鸡,上面再铺一层鱼子酱;加了香茅草与鱼露的云南沙拉;还有烤扇贝和蒜蒸龙虾,扇贝来自苏格兰北部的奥克尼群岛,别出心裁地浇上了川菜用的酱汁;龙虾则来自大西洋东北部水域,浇上双簧生抽做的酱料。
最后一道甜品血橙蛋白冰糕上过后,刚为149位食客制作完晚餐的Andrew,在对着他趋之若鹜的闪光灯间隙与我聊了起来。
当天他独自到美食节来,随身还带上了40公斤的食材,“光是酱油就带了20升”。到达之后,由Northcote的25位厨师帮忙。他说,豉油鸡必须要用腌过的鸡,皮不容易出油,才容易上色,这样的鸡英国没有,在东欧才找得到。当晚我们尝的上海小笼包,由驻店厨师用猪骨和猪皮熬制高汤,然后用针筒注入包子里。Andrew说,在伦敦熬的汤里会多加姜葱,汤的口感也较之欧洲习惯的浓稠更清口一些。
说起来有趣,黄震球是牛津大学化学系出身。餐盘上富有想像力的创造,是不是也能跟化学反应沾上点关系呢?他轻笑:“我以前从没想过要学厨的。”如今位于伦敦维多利亚车站附近的米其林一星餐厅”A.Wong“,其前身叫‘Kym’s”,是Andrew父母1985年开的粤菜馆。16年前,Andrew父亲去世,Andrew一边读书,一边不时到餐厅来帮母亲看店,没想到逐渐对厨艺产生了兴趣,索性去读了个厨师课程。接下来,他通过在中国的餐饮业朋友们的牵线,先后到了成都、北京等城市,慢慢学做烧味、点心、炒锅等手艺,这个过程也令他加深了对中国多元地方菜系的了解。“中国这么大,与14个国家接壤“,他希望能向食客介绍这片土地上的丰富菜系。2012年回到伦敦后,Andrew与太太开了”A.Wong“。
今天的伦敦,早已不乏地道可口的中餐厅。可如果抱着“寻找家乡味”来解馋的中国食客,进店尝过Andrew手艺后,恐怕是要大跌眼镜。因为除了地道与亲切感,黄震球入厨的动力更多来源于创造力。黄震球的奶奶是四川人,他从小吃川菜长大。Andrew对辣口味的热爱,我们当晚在美食节上已有所见识。在中国学厨的过程中,Andrew告诉我,他最欣赏的是成都一家酒店的厨师教他如何“用豆瓣酱出红油”:“来到伦敦后,经常有人质疑红油不健康、厨师手艺不到位,但在四川,如何出一层香辣红油却恰恰是对厨师手艺的考验”。黄震球另一次被餐盘上的创意所折服是在澳门:“我们之前见到的粤菜点心:虾饺、烧卖、小笼包等都差不多,‘8餐厅’的厨师那么努力去试新,对我很有启发。”
餐厅A.
WONG的网站上面,打开就是一幅中国地图,一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字下面,就是迷倒了大批伦敦人的特色菜单。上面除了有创新的粤菜点心之外,还能见到云南的牛肉薄荷卷、西北的肉夹馍等。设计为“中国十色试菜单”,供食客在一顿饭之内就尝遍东西南北口味。餐厅大获成功,半年前,Andrew在伦敦金融城开了第二家餐厅,取名就叫做”Kym’s”,依然走“吃遍中国”的路子。
在伦敦开餐馆,食材供应十分充足,“每个礼拜有三趟航班运来芥兰、韭菜、莲藕等蔬菜”。生意做大了,黄震球的蔬菜供应商也开始直接与云南的菜农建立联络,据说这样独家供应的芥兰,味道会比泰国大批运来的更可靠。
但文化差异仍然存在。比如说,当晚对黄震球的餐厅赞不绝口、去过多次的苏格兰人,一提到“鸡爪”,马上连连摆手。黄震球跟我说起,他看过1908年伦敦第一家中餐厅的餐牌:“上面有薯条、鸡肉球(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来的)、沙拉这些。相比那时,现在的伦敦人视野已比从前开阔了很多,但还是会有些局限。”面对“鸡爪”的局限,他认为只能慢慢潜移默化,尝试去改变食客的习惯:“直接做豉椒凤爪,伦敦本地人肯定是不吃的;但如果先将凤爪焖过,再炸成类似快餐店炸鸡的模样,大家也就接受了。”
一位英国人类学者来过Andrew的餐厅用餐后受到启发,邀请Andrew接下来一同旅行,去拍摄一系列关于地方历史与食物的纪录片。黄震球的心愿是将来能多到云南、新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