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下半句才是精华:“君子敬而无失”
(2019-01-12 11:54:06)
标签:
君子敬而无失历史文化时评时尚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下半句才是精华:“君子敬而无失”
古代会有一些人,他们会用一些充满豪气的话来表达现在的心情以及他们的理想。通过这一番表述也让这些话流传到了现在,被我们用在了武侠小说里,或者是一些日常生活情景里,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中华文化继承的体现。
当然了,可能他们在流传的过程中意思会发生变化。大家应该都听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这句话的意思真的就如他所表述出来的这样吗?会不会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变异,已经意思完全相反了呢?而且其实这句话的下半句才是精华,却鲜有人知。
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呢?战国时期,子夏是孔子的一个弟子,他也是非常博学多才的。孔子当时桃李遍天下,他的弟子一个个都非常有名,在各个国家都是一等一的人物,当时的儒家思想也是遍布全国各地。他还有一个弟子,叫做司马牛,也是一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但是司马牛这个人,他一开始有些消极,有时候他看自己没朋友没兄弟,于是就在那里唉声叹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天决定的,他自己再努力有什么用呢?这个时候子夏告诉他:“君子敬而无失”。
他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他先是用“君子敬而无失”,劝告这个司马牛,虽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是有时候你是可以改变你的行为的,你改变你的行为之后,当你成了真正的君子,何愁没有朋友呢?所以当你改变你的行为的那一刻,其实你的生死还有你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你的天也就是你自己,你的心也就是你的天。这下半句才是精华,却鲜有人知。司马牛听到这一番话,豁然开朗。
后来经此一番讨论,他也决定自己要做一个有理数的人,这样自己慢慢的吸引一些更优秀的人在自己身边。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断章取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读书中,断章取义是一个非常不可取的行为。就像有些人会拎出来单独的一两句话片批判这个作者,但是那句话可能只是作者笔下某个人物说出的并不代表作者本身的立场,因此这样的话反而表现了那个批判者他本身的无知与狭隘。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翻译】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