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新正
丁新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60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讲坛中的阎崇年教授为什么会被打?

(2018-10-06 01:27:10)
标签:

文化

历史

时尚

情感

娱乐

百家讲坛中的阎崇年教授为什么会被打? 


      记得上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阎崇年先生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以一幅学者娓娓道来的姿态,为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主讲《正说清朝十二帝》,哪时候我的智商还属于贫困状态,所以对清朝有了无限的喜爱。直到后来长大点后才恢复正常,之后看到新闻说阎崇年被人打了

     打人的那哥们叫黄海清,网名“大汉之风”,从网名可以看出是个铁杆皇汉。他之所以要打阎崇年,是因为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主讲清朝帝王的时候,对清朝有太多的美化之词,甚至对入关之时针对汉族的屠杀说成是清朝的功绩,对扬州十日能说成民族的融合。阎崇年因此成为“满遗”的代表人物,皇汉的重点攻击对象。

我们看看阎崇年是什么来头,知名历史学家,曾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应该是很厉害的清史专家了。但是,我们也不要被他的头衔吓倒,这年头谁还没做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事?专家们做的更多。但是,专家代表着现今的所谓权威,却不意味着绝对。

回到正题,我们继续说阎崇年的事,阎崇年被打正是由他所阐述的清史史学观点引发。

一、对待满清的态度。

清朝的皇帝没有暴君,没有昏君,也没有怠君。

阎崇年过分吹嘘满清,尤爱为努尔哈赤代言,他曾经颇有感触地写到:“我同努尔哈赤心灵相通五十多年了。”阎崇年这话显然已经将自己摆在了与努尔哈赤的同等位置,所谓的“心灵相通”也是在说努尔哈赤的行为他是万分赞同,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可以将努尔哈赤夸得天地失色,称赞努尔哈赤是伟大君主。

努尔哈赤造反这事可以理解,他成功了,阎崇年崇拜他夸他也可以理解,但是,是否是努尔哈赤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所做的事都应该被肯定?所犯过的错误都应该被刻意忽略?满清所犯下的错误又是否值得被原谅?

二、对于民族融合的阐述。

皇太极五次带兵杀入关内,有一次掳掠“人牲97万头”,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阎崇年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姓姚的教授说过的话,汉朝对待匈奴太过于残酷。这两人的观点是不是很有趣?同样是民族融合,汉朝叫残酷没人性,满清叫理所应当值得被理解。事实上,如果他真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的话,这件事绝对是悲剧,根本不存在什么悲喜难说。

战争虽然是民族融合的捷径,但是战争过后的屠杀,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样有失人道主义的行为真的可以用“难说”两个字轻描淡写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现在这片土地上只有汉。民族融合永远不可能是利用简单的血腥手段达成的,因为那叫奴役,不叫融合。

三、对于文化融合的阐述。

文化融合发展: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的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问题有冲突。扬州十日都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

阎崇年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强行说成是简单的文化冲突,这是在有意地美化清朝的血腥镇压,如果这事放在汉人王朝,早不知道被他们这些专家喷成什么样了,也许会是那位姚教授所说的“残酷”。再说了,蒙古草原文化和满洲牧猎文化什么时候融合了?满清与蒙古的文化融合便没有冲突了?清朝是对蒙古进行了有效统治,但是说没有问题没有冲突就是无稽之谈。

此外,满清入主中原从本质上而言也许根本谈不上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但是满清所谓的“文化”对于汉文化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种“癌细胞”到今天还不能治愈。

今天姑且说这几点,但是也足以反映出阎崇年对满清的过分美化,脑残小说和清宫剧美化便罢,他作为知名的具有较强史学观导向的历史学家也为了这么点利益便罔顾史实,实该被打。

因为怒者没有办法与他说理,他作为“权威”更不会接受“蝼蚁”的挑战和挑衅,所以怒者只能在签售现场动手。不过这家伙现在变机智了,加强了自己的安保继续忽悠没开智的年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