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婚姻政治——秦朝和明朝的殉葬制度、北魏的“立子杀母”制度

(2018-08-09 19:26:27)
标签:

古代婚姻政治

殉葬制度

娱乐

时尚

历史

    古代婚姻政治——秦朝和明朝的殉葬制度、北魏的“立子杀母”制度



         明朝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也是朱元璋所开创的先河。而且比秦始皇的殉葬制度更加残忍。朱元璋死后,他宠幸过的女人全都要殉葬,就算生育了儿女也不行。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马皇后孙贵妃李淑妃没早死,到了这个时候,是否也会被殉葬呢?
  朱元璋临终前,看到才几岁的女儿宝庆公主聪明可爱单纯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下诏免去她的生母张美人殉葬。这位张美人本来是惶恐不安不想死又不得不死,却突然因女儿年幼而幸运的成为唯一一位免于殉葬的后宫。
  在明朝出现这样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本就是历史的倒退。从汉朝开始,因为殉葬的不人道,已经废除了殉葬制度。明朝以前的历史上,也只有秦始皇正大光明的用活人殉葬。孔子曾经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说一开始做人俑当殉葬品的人是没有子孙后代的,就是说会有报应的。连假的人俑都不能用,又何况活人!
  殉葬制度一开,立即如北魏时期的“立子杀母”制度一般,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而且这种殉葬制度波及更广,不仅皇帝的后宫要殉葬,连太子、亲王的妻妾都要殉葬,甚至普通有钱人家也用妻妾殉葬。
  明仁宗的张皇后在丈夫死后,命令很得丈夫喜爱并且为丈夫生育了几个儿子的妃子殉葬,其他的不被她嫉妒的妃子则说是因为家族功劳很大所以免于殉葬。很显然,这种制度就成为了一种斗争倾轧的手段。张皇后在历史上的评价较高,但是不表示她没有嫉妒之心,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她一直将这种心思隐藏起来,待丈夫死后就爆发出来,如同吕后一般。只是可惜,吕后杀人没有先例,张皇后杀人却有祖制可依,于是合法的杀死情敌。
  有些皇帝、太子、亲王死的比较早,后宫人数不够,于是挑选一些没被宠幸过的良家女子进宫殉葬,给女子家里一笔钱,殉葬的女子则被追封各种妃嫔的名号,民间称这种女子为“朝天女”。因为这个制度无辜被害的女子不计其数,留下不少悲歌。
  明英宗时期,有一位王爷要死了,但是他并不想自己的妻妾为自己殉葬,但是又担心弟弟为了自己的利益逼迫嫂子们殉葬,于是快马加鞭送了一份奏折给皇帝,希望皇帝下诏免于他的妻妾殉葬,皇帝看了很感动,依他的意思下了诏书,可是从地方到京城一来一回用了很多时间,那王爷熬不了那么多日子,已经病死了,他的妻妾在诏书到达的时候已经被迫殉葬了。他的妻妾明知道皇帝的诏书很快就要到达,只需要坚持些日子,一定不会自己就死,很可能如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一样,是被人活活杀死的。
  明英宗深爱他的妻子钱皇后,但是钱皇后无子,他很担心自己死后妻子没有保障,太子的生母周贵妃会欺负钱皇后,甚至将她殉葬,因此在临终前下诏书废除了殉葬制度,也有说是他遗命,他儿子明宪宗即位后正式下诏。明朝的殉葬制度到这里已经经过了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英宗七朝了。明英宗此人一生无能,杀于谦,被瓦剌人(蒙古人的分支)掳走,没干过什么好事,但是他这个出于私心所下的废除殉葬制度的诏书,倒是给他的人生添了一丝亮色。
  殉葬制度虽废,但是开了这种先河,暗地里还是有人依旧进行这种事情。这些无辜丧命的女子有怨有恨,也只能到地下去找朱元璋复仇去了。到了清朝初年,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因为政治原因被殉葬,顺治帝贞妃为了保护族人安全迫不得已自请殉葬。种种血泪斑驳的历史,无法尽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