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新正
丁新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60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书》、《五行》篇、《性自命出》、《老子》和《恒先》

(2017-08-05 04:54:42)
标签:

郭店简和上博简

《恒先》

《日书》

历史

文化

《日书》、《五行》篇、《性自命出》、《老子》和《恒先》


郭店简和上博简就像是地下出土的图书馆,内藏非常丰富啊。您从这里阐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

——————问题在于我们不仅发现了这些书籍,而且通过发现的这些书籍,我们要看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汉初,当时的学术发展究竟是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当然,这些书里面也有一些日常用书,比如《日书》等,是用来择吉、算卦使用的,没有多高的学术价值,可是占相当大比例的是高级学术,不是一般作品。

比方说郭店简,其中有些是子思的著作,如《五行》篇,子思和孟子讲五行是战国晚期的荀子提到的。荀子和子思、孟子学派的观点不一样,荀子对此进行了很尖锐的批评。《五行》篇久已佚失了,在马王堆帛书里发现了,在郭店竹简里也发现了,可见当时非常通行。这篇著作非常难读,它讲的是人的性和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很深奥的问题,不是一般民众所能够理解的。

在郭店简与上博简里面还有一种《性自命出》或者叫《性情论》,讲的完全是抽象的范畴。过去我们看《论语》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好像孔子是不讲性和天道的,其实不是这样。《性情论》作为孔门学者的作品,过去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讨论的完全是天道、性命、情性等,甚至宋明理学所讨论的一些哲学概念,这里面都讨论到了,这些也绝对不是当时一般民众所能够理解的。

《老子》也是一样,不但有《老子》本身,而且还有解说《老子》的一些篇章,例如上博简的《恒先》,同样非常富有哲理性。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哲学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当时哲学思想是高度发达的。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它上升到系统的哲学理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