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8/5/0/14/10d6c50b271.jpg 赶到纳赤台“昆仑神泉”时发现已有许多人在泉边开怀畅饮,汩汩的泉水被一座亭子保护着,后面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昆仑神泉”字样。青海矿泉水中纳赤台的水备受推崇,忙奔向泉边,看到泉池中有准备好的水瓢,喝一口,确实甘甜。
“昆仑神泉”紧挨青藏公路,下车三五步就可来到泉边。纳赤台系藏语译名为“沼泽中的台地”,由花石板砌成多边形的图案,中央一般清泉从池中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亮透的蘑菇花朵,将无数片碧玉花瓣抛向四周,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又汩汩地从池边溢出。
“昆仑神泉”泉水冷冽、清澈、透明,虽处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区,但一年四季从不会封冻,为昆仑山中第一个不冻泉。这里水量大而稳定,每秒可达224.7升,矿化度小于每升0.5克,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气体。
1989年8月,经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会同地矿、卫生、轻工业部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审查,认为该矿泉水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微生物指标、污染指标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规定标准。1993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等3家鉴定中心检测表明,昆仑矿泉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世界罕见的大型含锶饮用矿泉水田。
相传当年西王母于昆仑山中瑶池之畔宴请诸神,创造神应约赴会。席间,诸神诉功,创造神凡摩表示要将昆仑山之北造成藏氆氇之地,让那里草肥水美牛羊壮,碧野千里飘奶香。西王母听后心旷神怡,特馈赠凡摩几樽瑶池琼浆。宴罢,凡摩回途中饮兴未艾,信手把樽畅钦,不料大醉。金樽掷地,琼浆四溢,其乘坐的莲花神龛化为赤台群山,溢出的琼浆水就成了昆仑泉。
《禹本记》中记载:“河出昆仑,其高三千五百里……其上有玉泉,华池。”另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行至此地,送亲和迎亲的大队人马劳顿而又遇烟瘴,无水做饭,文成公主便将释迦牟尼金像置于高台,跪地祈求上苍保佑。公主的诚心感动上天,有一洼清泉从金像下喷出,高有数丈,形如大海中涌出的宝塔莲花,这就是后来的“昆仑神泉”。
传说终归是传说,而纳赤台矿泉水知名度的日益提高却是实在的。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8/5/0/14/10d6c502a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