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高规格通报后 祁连山问题或引发连锁反应

标签: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理整顿祁连山问题时评 |
史上最高规格通报后 祁连山问题或引发连锁反应
今日(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南都记者了解到,这是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发出的最高规格通报。祁连山通报后,环保部等七部门将实施专项行动,对全国446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全部“扫射”一遍。
1通报问题曾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
中办、国办今日发出的通报显示,2017年2月12日至3月3日,由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此开展专项督查。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督查情况汇报。
通过调查核实,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主要有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通报的问题并非首次被提出。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甘肃。当时的反馈意见指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已设置采矿、探矿权144宗,2014年国务院批准调整保护区划界后,省国土资源厅仍然违法违规在保护区内审批和延续采矿权9宗、探矿权5宗。而此次中办、国办的通报再次重申这一问题。
中央环保督察同时还发现了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电开发强度较大的问题,本次通报进一步披露,150余座水电站里有42座位于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问题。
2问责、处罚多为“追责” 追究时任领导责任
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对南都记者表示,以中办、国办的名义通报某地生态环境问题,尚属首次,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甘肃省副省长等多人被问责,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等4人被撤职。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问责、处罚多为“追责”,追究时任领导的责任。
例如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被通报的问题是,“分管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和延续有关开发项目失察,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负有领导责任”,这些问题属于李荣灿任职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期间的责任。
类似追责的还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罗笑虎(时任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甘肃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石卫东(甘肃省林业厅原党组书记、厅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郭玉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原党组书记、副厅长),张掖市委原书记毛生武等。
3七部门将对所有国家自然保护区“扫射”一遍
南都记者从环保部获悉,为吸取祁连山问题教训,今年剩下的4个多月时间,包括环保部在内的七部门将对全国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扫射”一遍。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办、国办专门就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问题发出通报,“其重视程度之高、处罚力度之大、产生震撼之强、影响范围之广,具有历史性、标志性意义”。
简单说,检查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否存在祁连山的问题。这次“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包括:全面排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对已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清理整顿不符合要求的涉自然保护区地方法规政策等。
专项行动从2017年7月中旬启动,12月底结束。10月底前,各省份将专项行动结果报送环境保护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12月底前,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次专项行动总结报告,向国务院汇报,并向全社会通报工作情况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