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爱孩子不是放任,放任是害,不是爱。
一、女童被踹
《大连4岁女童饭店内叫喊,邻桌女大学生上来就是一脚》:宋女士和另外一位女士带孩子到面馆吃饭时,两个孩子躲在旁边的凳子底下玩捉迷藏。她女儿在玩的时候突然大叫一声,声音确实有点大。当时她也觉得女儿表现不好,立即对女儿提出了批评。孩子毕竟是孩子,玩的高兴时她女儿又喊了一声,没想到坐在邻座的一名年轻女子突然冲了过来,走到女童面前踹了她一脚。宋女士说,当时她赶紧保护孩子并且阻止这名年轻女子的行为,两人厮打在了一起,随后被旁边的人拉开。
二、错在家长
“孩子在公众场所吵闹是孩子的不对,我正在那批评孩子,没想到她奔着孩子就冲了过来,踹了孩子一脚,嘴里还嘟囔‘让你叫,我踹死你’……”宋女士说,自打女儿出生后,全家人都爱如珍宝,从来没有打过孩子一下,过后想起女儿被打后受到惊吓的模样,她的心就像针扎一样疼。
孩子玩捉迷藏,一定是高兴的,又追又跑,又笑又喊的,仅仅是先喊了一声,再喊一声就会招来不能忍受的人的粗暴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小。虽然踹小孩女大学生做法不对,但面馆里也真不是玩捉迷藏的地方,如果换个地方,不是在吃饭的地方,而是在公园里,广场上,小区里都没有问题,但在面馆里一定是有问题的。可4岁的孩子是不知道哪里可以玩,哪里不能玩的,需要家长告诉孩子,显然这个家长没这样做。对孩子的这种放任是有危险,面馆里,热汤热面,追来跑去会有关安全上的隐患。现在有的家长,把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成是爱孩子,全然不顾公共秩序和别人的感受。往往,这种放任非但不能让孩子受益,而是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除了家长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责任义务为你孩子的任性开绿灯。
二、奇葩父母
一次在北京飞海南的飞机上,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知什么原因,从一上飞机就又哭又闹,中间有过不超过三五分钟的停息,剩下的时间里都一直都在大声哭闹。而这对年轻夫妻从始至终除了各说过不超过三次的,别哭了,就像压根不知道他家的孩子哭闹一样。飞机上绝大多数的乘客都沉没不语,个别乘客沉不住气说,管管小孩。这对夫妻就坐在我后一排,孩子又哭又闹时还时不时拍打我这一排的座椅靠背。这孩子的父母是我见过的最能沉的住气的人,没有之一。空乘人员听不下去,轮流过来安抚小孩儿,孩子的父母一言不发,跟他们没一点关系的样子。最后一位漂亮凌厉的女乘务负责人长时间一言不发地盯着小孩子,用目光制止小孩的哭闹,也无济于事。我旁边的一位老先生叹气说,从来没见过样的父母。
四、没有原则
“我就是孩子的妈妈,如果因为孩子吵到你了,你找我啊,你打我啊,我没管好孩子!我跟你认错,下跪道歉都没有关系!别对一个弱小的孩子下脚啊……”连日来,宋女士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后,立即引起了诸多网友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有孩子的家长们纷纷帮忙转发,声讨这位打孩子的年轻女孩。
不排除,宋女士是为了博得更多人的同情,才会说出这扎人心窝子的话——这么有诚意,这么委屈?但也是这种没有原则的表态,正能看出宋女士在教育孩子上会没有原则。孩子喊两声,就可以让别人因为不满打自己,并愿意跪下道歉……每,位放任孩子的家长都是没有原则的,如果不是放弃原则,宋女士至少会在她说的批评孩子那次坚决地制止她;如果有一点原则,那怕是为了不让孩子哭坏嗓子,那个哭娃的父母就会制止。
五、更像穿越
女大学生踹4岁女童事件,各自要负的责任有相关方面认定。从感觉上,觉得这事像是时空穿越:这个4岁的女童,被多年以后的自己踹了;而踹人的女大学生,也许踹的是自己任性的童年。换句话说,这个任性的女童任性下去,多年以后就会像踹她的这个女大学生一样,对感觉对自己有冒犯的孩子上前就是一脚;而这个任性的女大学生,一直任性着长大,缺包容的能力,欠控制情绪的力量,抬脚踹一个小孩子的同时,也是自己踹了自己——要为自己的任性买单。和男朋友闹别扭就会找不相干的人发泄的做法,不但不能对解决两人之间的矛盾起到帮助,还会把事情变得更遭。都是放任的结果。
六、早晚要还
爱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放任,是害,不是爱。社会是个大家庭里,每个大家庭里的人都要遵守家庭纪律,社会规则。没有人专门为你的孩子开绿灯,如果你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喜欢闯红灯,那么好,该罚款罚款,该拘留拘留,也许还会付出血的代价。到那个时候,你除了后悔,什么也干不了。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君色年华
欢迎关注我微信公众号:君色年华
微信公众号:gh_81b6e4c570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