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要的是法治
以人民的名义不如以法治的名义
重庆社会科学院法学教授 丁新正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目前在中国热播,一度收视率居高不下,在国产剧中实属少见。因为《人民的名义》比偶像剧、奇幻剧、宫廷剧、抗日神剧新颖,同时,面对社会现实,不怕揭短亮丑,把现实问题赤裸裸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其大尺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也体现国人对反腐的期盼。
但愿以人民的名义不要脱离法治的轨道,沦为“文革”式的悲剧、闹剧和阶级斗争剧。
从剧情来看,该剧除了大尺度外,和我们以前任何一部反腐剧在本质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其所谓尺度之大,最多是把腐败官员的级别升到了副省级以上,仅此而已。所谓反腐败还是依赖更高的官员,如果原省委书记还在,如果没有上级的支持,如果没有几个还挂念着人民的官员,公检法和纪委还是无所作为——人民的名义苍白无力。
我国是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整顿吏治,限制权力,反腐败必须依靠法治。
“依法治国”不拟仅仅以“人民的名义”,更不拟丢掉法治。中国之所以腐败丛生,就是因为我们喊人民的口号喊的太多了,我们整天把一无所有的人民挂在嘴边,却让权力在法治的笼子外边四处游荡,这是对以人民的名义的讽刺。
说到底,《人民的名义》虽然让人民热血沸腾,受人民热捧,让人民大快人心,但不过还是娱乐大众。虽然《人民的名义》拍的不错,但还是未能脱离过去所有反腐剧的局限,依然在凝聚社会反腐共识,指导反腐败方面始终未能走上正轨,始终没有给人民一个满意而正确的答复,始终在拿人民说事,在树立一个又一个让人民敬仰膜拜的道德高标。
《人民的名义》只是和现实结合,把以前人们认为不可能搬上电视荧幕的现在都恢复出来了。最多不过是一个艺术上的矫正和还原。中国的艺术作品再也不能忽悠和麻醉人民了,人民最需要的是法治,中国也最需要的是法治,以人民的名义莫如以法治的名义,以正义的名义。
但愿以人民的名义不要脱离法治的轨道,沦为“文革”式的悲剧、闹剧和阶级斗争、帮派斗争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