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没有官员下课?决不让群众“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被骗悲剧屡发生

(2016-09-09 17:57:52)
标签:

为何没有官员下课?决

时评

电信诈骗

教育

为何没有官员下课?决不让群众“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被骗悲剧屡发生

 

8月中旬以来,中国发生了多起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事件:山东女孩徐玉玉被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骗子通过电话骗走9900元(人民币,下同,约2020新元)学费,心脏骤停去世;山东一名大二学生宋振宁也在遭遇诈骗之后心脏骤停离世;广东一名女生被骗光学费,跳海身亡;吉林一名段姓大学生在被骗5000元学费后也选择了自杀。

诈骗案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许多网民在谴责个人信息被随意泄露的同时,也批评官方打击电信诈骗不力。

据公安部网站前天发布的消息,郭声琨9月6日在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调研时表示,打击电信诈骗要强化源头治理,查处违规出租电信线路、制作传播改号软件等行为,落实电话卡、银行卡实名制,严厉打击泄露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等活动,及时揭露不法分子的犯罪伎俩,引导群众“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新华社前天报道,电信诈骗之所以容易得手,首先是通过高校、政府平台以及商业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大量个人信息被肆意买卖,另一方面是虚假的来电显示号码具有极强的欺骗性。

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说,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当属高校。有些部门和单位自身因数据管理意识薄弱或数据库安全防范较弱,很容易泄露信息。一旦黑客发现一个漏洞,便可以利用这个漏洞攻击所有同类型网站,造成大面积信息泄露。

报道说,企业泄露的个人信息也不可小觑,这些数据与个人资产结合得更紧密。如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掌握客户网购订单,中航信等公司掌握航班机票信息,各种手机理财应用软件拥有个人金融账号等。哪怕只有一条信息被诈骗分子利用成功,都会造成财产损失。

另据公安部门介绍,不法分子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样,已经从简单的身份信息、家庭地址等,扩展到手机通讯录、银行账号和密码、出行记录等,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受害者。同时,泄露源头多样,信息盗取技术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利益链条和黑色产业。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经所所长于佳宁认为,应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明确个人隐私数据的边界,明确数据存储、处理、查询、使用的规则,明确数据保护的主体责任,明确数据泄露和滥用的处罚方式等。

对于电信诈骗中最常见的虚假来电显示号码,工信部官员9月6日表示,将要求电信企业确保主叫号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面向全国手机用户提供国际来电的甄别和提示服务,降低用户受骗上当的几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