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为极乐世界?

(2015-10-17 23:26:06)
标签:

佛学

何为极乐世界?

教育

文化

历史

何为极乐世界?

 

 

关键词:

——出家,居家。

——觉悟,自觉(追求自我完善)、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先例。

 

 

何为世界

世指时间,

界指空间。

时空交融,

故称世界。

 何为极乐世界?

何为极乐世界?

 极乐者,梵语须摩提译中文名也。或译安养、安乐、清泰等。名虽有殊,皆极乐义。《要解》谓极乐世界: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众苦者,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等八苦也。娑婆有此八苦,极乐则永离。安隐者,安泰而无任何隐忧之谓。极乐世界是第一安隐之处。《西斋净土诗》所谓:十方一等庄严刹,终说西方出异方。者,此也。 

梵文Sukhāvatī),音译为须摩提,又称西方极乐世界安乐世界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净土,是佛教中阿弥陀佛成佛时依因地修行所发四十八大愿所感之庄严、清净佛国净土。《佛说阿弥陀经》载明彼佛土以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另外,同经亦载,彼极乐国土中,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又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车磲、赤珠、马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国又有阿弥陀佛所幻化之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往生此世界之有情,分为菩萨种性之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声闻种性发心之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与虽作众罪乃至犯下五逆十恶却未毁谤大乘之众生所往生之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另外,上品往生者皆为化生往生,下品往生者皆为边城七宝莲花池莲苞中胎生(虽名莲苞,实同宫殿),中品往生者则化生、胎生两者皆有。

释迦牟尼佛于净土诸经中,将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这个娑婆国土的生,说其位于此界西方,依于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所发之四十八大愿而成,已历十劫时间,距此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一佛土涵盖一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一个银河系)。虽相隔如是不可思议,然而在念佛往生之人,因有佛菩萨威德神力方便接引,一弹指顷即可到达,各依所作业品而皆往生,于彼土进修佛道。

极乐世界的称谓

西方极乐世界又称为西方安乐世界,或安乐国土,安乐刹,安乐处等。在不同的佛经或不同的段落有时有不同的称谓,但都是同一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寿命品》:如此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与安乐世界阿昵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行愿品》中又有称安乐刹,或者无量光佛刹,如:愿我离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妙法莲华经中也有称为安乐世界等,如《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中有: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等等。古代很多佛教论著多也常以安乐世界称,如著名的道绰大师的《安乐集》等。

典故

要知,诸佛国土皆为有四:一者常寂光土,是诸佛所居之土;二者实报庄严土,是四十一位次之法身菩萨所居;三者方便有余土,是声闻缘觉所居;四者,凡圣同居土。凡指六道凡夫,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等诸位圣人,圣人应化世间,与凡夫同居一土,故名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有二:一秽,二净。娑婆世界是凡圣同居秽土。以此土五浊重秽不净,充溢身心内外,是为凡圣同居秽土;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净土。其土有不可思议净妙庄严,庭下碧流微吐韵,殿前瑶草细吹香,池含八德,华发四光,韵天乐于六时,施裓花于亿刹,诸佛护念,十方共赞,质zhi4托宝莲,永无退转,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如是等等净妙庄严,无可尽述。故为凡圣同居净土也。

又十方诸佛国土中,四土有隔有碍,同居土中人不知上三土事;极乐世界,四土圆融无碍。同居净土亦通于方便、实报、寂光等上三土。《疏钞》云:随其机异,所见亦异,有于同居见寂光土,有于同居见实报土,有于同居见方便土,有于同居但见本土。《要解》云: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凡圣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二大师所说,其意是一。而《要解》所云: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凡圣同居净土者何?良因本经中所说依正庄严之情境,皆是极乐凡圣同居净土之境况故。故吾辈常言极乐世界者。主要指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而言也。

又娑婆极乐,三身四土,须分横论竖论。若在娑婆则须竖论,竖论者,断见思惑,则出同居而入方便。断尘沙惑,则出方便而入实报。此时可见佛之报身,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乃见佛之全体法身耳。是故众生断惑之浅深不同,所见之佛身亦异。若在极乐则须横论。横论者,则不移同居,即可横超上三土,谓见思断尽,不移同居即见方便。尘沙断尽,豁破无明,不移同居即见实报,亦得见佛之报身。无明断尽,寂光全显,不移同居即见佛之全体法身耳,故莲池大师云:随其机异,所见亦异,正此之谓也。此是极乐娑婆不同之处。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四色莲华、七宝楼阁、黄金为地都是七宝做成,世间所想,万种美妙,应有尽有,故彼国名为极乐。风吹罗网,常作天乐,众鸟齐鸣,皆演法音,众生闻是音已,皆生敬佛学法尊僧之心。微风吹动,行树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生敬佛学法尊僧之心。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结上可知,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有别于十方诸佛世界之凡圣同居土之处有二:一者、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净土;十方诸佛世界是凡圣同居秽土。二者、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净土横具、涵盖上三净土,所以其土佛菩萨等诸上善人俱会于凡圣同居净土中,导致极乐世界凡夫与圣人隔而不隔,总在一处;而十方诸佛土中,佛菩萨等居上三净土,待众生缘熟方下同居土教化众生。缘尽还回上三土,因此导致凡夫与圣人不隔而隔,形同陌路。譬如娑婆世界释尊住世八十载。众生缘尽后,佛即回常寂光土。其间空过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方有弥勒菩萨下生此秽土示现成佛。所以秽土之佛,如昙花一现,众生难值难见。极乐世界众生见佛,欲见即见、随时可见。故知极乐世界有别于十方诸佛刹土之处,正是指凡圣同居净土,而非上三土也。

 

佛教术语。也称净土、乐邦。佛教徒所信仰的没有苦难的理想世界,是相对于世俗众生所居的秽土而言。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派别,在《弥勒上生经》中提到有兜率天净土;《妙法莲华经》提到灵山净土;《华严经》中提到莲花藏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提到琉璃净土;《大宝积经》中提到如来妙喜净土;《大乘密严经》中提到密严净土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则详细描述阿弥陀佛的净土,并根据上述经典的思想建立了净土宗。该宗以通过念佛、修观等方法,在一期生命终止时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土与弥勒净土、药师净土同为中国佛教徒所信仰的三大净土。

佛教认为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佛土(世界)无穷无尽,每一佛土中都有一位佛在那里教化众生。极乐世界即是这无穷无尽世界中的一个。《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距离人们居住的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之遥。在这个极乐世界中,无量功德庄严,国中声闻,菩萨无数,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庄严,微妙严净,百味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法音。其国人等智慧高明,颜貌端严。但受诸乐,无有痛苦,皆能趋向佛之正道。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所说的东方药师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也是佛教徒所向往的理想国土。那里的地面由琉璃构成,连药师佛的身躯,也如同琉璃一样内外光洁,所以称琉璃世界。佛经上说此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具有说不尽的庄严美妙;那里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没有五欲的过患;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垣、宫殿都是七宝所成。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

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用功德成就的清净国土,修学从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入手,加上修习福慧善根,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使众生得到无上功德利益。

向往极乐世界,修学要如经所言,爱惜一切众生,利人而不去迫害,帮助大家

 

得到好智慧之生命,远去痛苦,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无量寿的功德利益。心存善良清净,就会得证心灵安乐解脱的功德利益。要施与大家饮食、衣服、医药、家庭常用品和一切所需要的物品。就会合入极乐世界百物富足的功德利益。

极乐净土的修学不去做一切不如法的事,做对于所有人有利益和有贡献的事。就会得证极乐世界事事如意的福报。要己学,向人说六波罗密、四摄法,深刻了解因果,实修实持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会得以早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

如果大家对我们有所求,我们都要极力去帮忙大家,让他们的愿望能够达成,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所求如愿的功德利益。不要有愤怒心、恨毒心,就会得证极乐世界无烦恼清凉境界的功德利益。要多学经典,为人说法就会辩才无碍,就会得证广大圆满的功德利益。

极乐净土的修学要常积福田、常修智慧、常学忍辱。这些都是佛祖在经中对我们的教导,我们如法修之,能得不可思议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受其安乐的大福泽。

 

明贤法师:假如人人都岀家 人类是否会灭绝?

2015年10月17日 08:38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明贤法师

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在修行人很少,就是拼命劳动,物资也还不够。如果所有人都去修行,那么自然饮食会从地面涌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先例。

核心提示:明贤法师,1973年生,青海北海禅院住持,湖北武汉石观音寺住持,中华文化促进会佛教中心副主任。19岁于成就金刚不坏身的虚云老和尚弟子弥光长老座下剃度,26岁任江西佛学院教务主任,33岁作为中印友好年“重走唐僧西行路”大陆唯一代表,徒步经5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34岁启建藏区第一座禅宗丛林北海禅院。2009-2014年间,多次应北大、人大、社科院等高校社团邀请,开讲禅宗、中观、《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2013年以守护兴教寺等祖庭的护教义举,开启汉传佛教“护法元年”。《三宝论》、《佛教世界观》等多部著作被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收为馆藏。今日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刊登的法师开示节选自《无量寿经羊城疏》。

http://y1.ifengimg.com/a/2015_42/e6310c6ef25d7ca.jpg

明贤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人说:“佛教徒不劳动,谁提供吃的?如果都像你们一样天天只知道念佛,没人种粮食,人类早灭亡了。”还有人说:“如果人人都出家修行,不结婚,人类早绝种了。”

即使人人都出家,人类也不会灭亡。在《大宝积经》第89卷<摩诃迦叶会>,释迦牟尼佛亲口回答过这个问题:

时四天下一切众生,无有一人住在家者,以净信心,离于欲火,悉得出家,彼诸众生,既出家已,不须种植,其地自然生诸粳米,诸树自然生诸衣服,一切诸天供侍给使。

假设真有一天,人人都出家,没有居家的人,这个世界就不需要人劳动了。即便是五浊恶世,也会逐渐像极乐世界那样,自然粳米随念而生,不需要种粮食。没有害虫,不需要农药;没有贫瘠,也不需要化肥。而且吃的方式也很微妙,诸天天人会帮助我们收割,并且把做好的天厨妙供送到我们面前来供养。

所以,如果再有人说:“你们全都信佛出家,世界上不是没人了吗?从此以后,人类要在世界上消失了。”我们作为佛弟子,可以勇敢地告诉他:“不会的,你们人人都来信佛吧!真到了人人都做修行人的时候,粳米自然生长,不需要去劳动。”

现在修行人很少,就是拼命劳动,物资也还不够。如果所有人都去修行,那么自然饮食会从地面涌生。虽然没人去劳动,但也会吃不完、用不完、穿不完,衣食住行样样很好。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先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