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经费高达9亿美元
(2014-12-23 17:53:24)
标签:
教育文化财经时评 |
世界上最庞大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经费高达9亿美元
社会科学院
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可行性研究经费高达9亿美元,相当于50亿人民币。一般来讲,足够一个世界级科研机构运转10年左右,足够一个国家级科研机构运转50年左右。
如果各种引资和准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尼加拉瓜运河工程将于2014年动工,8年后运河可投入使用,全部工程投资需要500亿美元。虽然运河工程所需的投资巨大,但运河投入使用后的效益亦将十分可观。据测算,如果每年通过运河的货物以6.2亿吨计算,每吨收取6美元的过河费,则运河一年的运营收入可达37亿美元以上。而且工程一旦开工,可以创造至少4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对整个尼加拉瓜的经济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6月5日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表示,已经将建造穿越尼加拉瓜境内的跨大洋运河的特许经营权交由一个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财团。有议员称,整个工程将耗资400亿美元。奥尔特加称,该工程包括一条常规运河、一条铁路线、两个机场和一条将石油运送至太平洋地区的输油管道。
4000多名来自麦肯锡(McKinsey)、英国环境咨询公司ERC、美国律所Kirkland以及中国铁建下属研究所等多家机构的人士正在对该项目展开可行性研究。单可行性研究的花费就高达9亿美元。
历史背景
尼加拉瓜位于中美洲中部,鉴于该国特殊战略地缘,早在19世纪初美国西部淘金热一度高涨时,不少学者就提出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设想。
尼加拉瓜运河 1820年代曾有人提出开凿沟通大西洋、太平洋的运河的设想,即由圣胡安河经尼加拉瓜湖,再凿通里瓦斯地峡。
尼政府正式将其付诸讨论始于1833年 。
1884年,美国就运河开凿计划与尼方正式签署政治意向书,但最终因尼境内存在的火山隐患而选择放弃。
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计划即束之高阁。
上个世纪90年代,尼运河计划被再度提出,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家大型建筑集团跃跃欲试,但尼国内财政不足多次阻断该国“百年梦想”。
2011年11月,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成功连任,加快实现酝酿已久的“尼加拉瓜运河计划”的愿望变得越发迫切。
2012年7月,尼加拉瓜国民议会3日以86票赞成、2票弃权、0票反对的结果高票批准了政府提交的一份跨洋运河修筑草案 ,计划开凿一条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220公里的尼加拉瓜运河。工程预计耗资约300亿美元,于2019年部分竣工。
2012年11月,“亚洲时报在线”网站刊文称,中国已于9月与尼加拉瓜签订协议,规定香港的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投资建造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运河工程。尼加拉瓜报价300亿美元,工期10年。工程建成后运力将超过巴拿马运河 。
2013年6月11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旨在斥资2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修建一条能够与巴拿马运河形成竞争的新运河,而建造和管理该运河的经营许可权交给位于香港的中资财团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根据法案内容,运河将横贯尼加拉瓜,东起加勒比海岸,西至太平洋沿岸。预计运河全长约210公里,将耗时11年完成,其间有望创造4万个工作机会。
2013年6月13日,尼加拉瓜国会经表决批准了尼加拉瓜运河计划。修建新运河的计划获得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的大力支持,而尼加拉瓜国会中支持总统的议员占大多数,因此表决结果并无悬念,草案以61票赞成,25票反对获得通过。
修建原因
全世界85%—9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而根据世界海运权威公司的预测,2010年,世界海上货物运输量将每年递增3.4%,同期集装箱的运输量将每年增长6.8%。然而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条运河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运河航道狭窄,可通过货轮的吨位有限。
以巴拿马运河为例,当前能够通过的最大货轮巴拿马型(一种专为过巴拿马运河而建造的货轮),其吨位仅为7.5万吨。正在设计中的后巴拿马型货轮虽然吨位可达15万吨,但需对现有运河的航道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大型或超大型的货轮都需绕道而行。
尼加拉瓜的运河计划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运河计划的设计者作过计算,以纽约—日本的货运航线为例,大型和超大型货轮由于无法穿越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行驶路线长度超过2.4万公里,耗时36天。如果通过未来的尼加拉瓜运河,其航程将缩短至1.7万公里,并可提前11天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