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与黑海中立化
(2014-03-09 03:41:22)
标签:
克里米亚战争与黑海中杂谈 |
克里米亚战争与黑海中立化
沙俄在近东的鲸吞蚕食,引来西方列强英法的强烈不满。他们担心沙俄彻底控制奥斯曼帝国,由此势力将深入地中海并威胁到英国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及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于是英法暗中支持土耳其对抗沙俄,克里米亚战争(亦称第九次俄土战争)因此于1853年爆发。
1854年至1856年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英、法、奥斯曼帝国和撒丁王国结成同盟,与沙俄开战。这是持续20多年的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入黑海,6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联军海军封锁了塞瓦斯托波尔港。10月,联军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半岛寒冷的天气让联军苦不堪言,俄军也依托在塞瓦斯托波尔经营数代人的坚固工事死守。1855年7月,联军在围攻要塞的战斗中,打死黑海舰队的纳希莫夫将军,他的死标志着着俄国海军光辉时代的落幕。当年9月,联军经300多天围攻后终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败局已定。
1856年3月,各国签定了《巴黎和约》,约定黑海中立化,沙俄不得不吐出不少此前获得的“赃物”,如归还包括多瑙河出海口在内的比萨拉比亚部分领土,黑海中立化,解散黑海舰队、俄国只能在黑海拥有10艘小船(1871年该限制被废除)、禁止外国军舰未经土耳其同意通过黑海的两个海峡,这一条款至今有效。
据说苏联时代刻意不将基辅级称为“航母”而坚持冠以“战术航空巡洋舰”或“载机重型巡洋舰”,就是为了规避条约对苏联军舰通行黑海出海口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