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新正:称赞“渝骂”有水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013-08-16 20:37:06)
标签:

丁新正:称赞“渝骂”

文化

丁新正:称赞“渝骂”有水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重庆社会科学院   丁新正

 

重庆一些媒体和个别专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居然称赞“渝骂”有水平。重庆晚报 2013年8月16渝骂中歇后语赞扬有加重庆人“出口成脏”易误会,渝骂中歇后语最具特色。

报道文章如下:

日前,一则题为《网曝丽江景区工作人员群殴重庆女游客》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女游客被打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不少网友称,可能是因为重庆人“出口成脏”造成了误会。宝器、神浊浊、仙人板板、背时……在重庆,你随时都可能听到这种极具本地特色的骂人话,本地人见怪不怪,外地的小伙伴却惊呆了。

很多外地人说,最受不了重庆人骂人。的确,渝骂如同机关枪,突突地向你扫来,不但听不懂而且速度快,词汇量大,基本上从头到尾你是“整不醒豁”(弄不明白)。

当然,我们必须要声明:骂人是不对的,特别是出口带脏的渝骂,是必须批判和鄙视的。但不能不承认,骂人绝对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梁实秋在《骂人的艺术》中强调,骂人是种高深学问,它需要智商、见识、趣味都高于普通人,更需要庞大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底。否则你骂起来,不专业、不理性、不具观赏性,而且还很伤人。

一个“哈”字三层意思   代表:等哈、哈戳戳、哈儿

“你是哈的嗦,这个都不晓得!”“不要恁个,哈戳戳的,别个看到要笑。”“等哈哈儿,我马上就到了。”……13日早上8点,家住渝北区在水一方A13-4的王黎一坐上801公交车就感觉头大。

“‘哈’是我平日听到最多的字,但意思好象都不同。”王黎来自陕西,在江北一家美容院工作。她被同事叫过“哈儿”,也有同事叫她“等哈哈儿”,让她非常凌乱。“我无法分辨对方说什么,只有靠表情分辨一二。”

专家说法

“对于重庆人来说,‘哈’字开头的词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表达的意思不一样。”重庆文史名人张世俊(张老侃)说,“哈”词最早发源于《西游记》,孙悟空说了一句:“老儿,某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这里的哈,指没意义、傻瓜的意思。

据了解,“哈”根据音节不同有3个意思:一声如:“等哈儿”(等一下)“等哈哈儿”(等一下)“哈儿就去”(一会儿就来);二声变成褒义词,相当于“小傻瓜”一类;三声就是指傻瓜、白痴。

半截话骂人不带脏字

代表:较场坝的老鸹——飞起吃人;拖拉机下河坎——一般拉沙

“你也不怕麻烦,做这些完全是瞎子戴眼镜。”每当李伟回忆起老板对他说的这句话,很受伤。

上周,在重庆做投资顾问的李伟被安排接手一单业务,作为新人的他做了很多工作,却听到那句话。老板对他解释说:“完全搞错了方向,尽做无用功!”

专家说法

“渝骂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歇后语,也叫半截话。不仅不带脏字,而且骂了人对方还反应不过来。”老重庆、重庆文史专家肖能铸说,渝骂说话说半截,后半句隐去,让你自己猜。这种半截话委婉含蓄且幽默,经常用在老师、老板或上司对下属的批评或劝解上。

据了解,重庆这种“半截话”兴起与当时移民潮有关。“半截话主要是诗经和陕北民歌信天游常用的比兴手法,如半天空挂口袋———装风(疯)等。”肖能铸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