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正在研究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十不准”》
(2013-06-06 13:09:54)
标签:
重庆正在研究制定《公杂谈 |
重庆正在研究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十不准”》
“不知道”、“不归我管”、“我还有事”……公务员不能以这类话语推责任、敷衍群众。昨日,中欧公共管理二期项目“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国际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我市将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覆盖,规范公务员文明用语及禁忌用语,并正在研究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十不准”》,规范约束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
无论是否职责范围内 都要给公众满意回复
有市民反映,到政府部门办事,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启动了‘首问问责制’。”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问问责就是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时,第一位接受询问的公务员即为首问责任人。他对于公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都要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如所办事宜在职责范围内,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办结;如材料不齐,首问责任人应一次性告之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文书材料,不能让群众“跑趟趟”。所办事宜不在职责范围内,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并引导办事群众到相应部门。“如果不遵守首问责任制,造成不良影响,还会被处分。”这位负责人说。 为提高办事效率,重庆各级政府公共管理部门都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将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一个窗口,简化手续,避免办事群众到处跑路、四处盖章。
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 各单位公务员要学习
即使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来访事由,引导群众到相应部门,方便群众快捷找到办事人员。
相关新闻
政府职能如何转变?
外国专家来渝交流探讨社会公共管理如何创新?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昨日上午,中欧公共管理二期项目“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国际研讨会在渝召开。在为期2天的研讨会上,来自人社部、欧盟驻华代表团、中欧公共管理二期项目官员等近10国家和国内6省市130余代表将就“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展开交流。 在2天的研讨会中,设置了主题演讲、代表发言、专家点评和互动环节等内容。参会各国专家及代表将结合各自国情,以改善公共管理为主题,就如何创新社会公共管理、政府转型与职能转变、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方式创新、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等问题开展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