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捐精的伦理、法律风险及防范
(2012-09-18 16:52:05)
标签:
自助捐精的伦理、法律文化 |
自助捐精的伦理、法律风险及防范
“无偿捐精,助孕为乐。”中国多个城市的精子库,供不应求,加上正规捐精程序繁琐、耗时较长,也令接受者花费不菲,因而令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妻,将目光转向“黑市捐精”。现时在网上,可查到多个自助捐精群,他们号称的“直接捐精法”。每个捐精群体从几人到300人不等,行内人士称,捐精者多称免费捐精,更多是想“免费找刺激”。业界认为,自助捐精存在卫生、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应该取缔。理由是:
所谓直接捐精法,就是捐精者直接和求精女性发生性行为,使后者受孕。一个愿求,一个愿捐,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没有那么强的道德感来干涉他人的私事。对于“自助捐精”,我们担心的是法律风险和伦理风险。
首先,有些直接捐精的,收取了求精者的金钱,对不起,你可能涉嫌卖淫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下发的《关于执行〈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组织、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他人”,主要是指女人,也包括男人。
其次,虽然捐精者与求精者会签订“求精方的丈夫为该孩子的唯一法定父亲,自愿承担父亲对该孩子的所有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但实际上,这样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如果对方一旦反悔,捐精者图一时快乐,恐怕有一辈子的负担和麻烦。
此外,他们根本无从了解捐精者的身体和遗传状况,将来生下的小孩出现先天性疾病、缺陷等不可预测的风险性颇大。由于他们没有进行正规的备案登记,就存在生下来的小孩近亲结婚的可能性。
事实上,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精子的采集与提供活动”的规定,所谓的“自助捐精”明显是违法的。但是,《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只规定了对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罚,但对于个人之间“自助捐精”如何处理,并没有明确规定。
所以,既然“自助捐精”违法,那就不能等到当事人发生了纠纷再介入处理。立法机关应当及时对这种现象进行调研,并制定法律进行规范,并赋予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能主动介入及时查处这种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