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这样对待人民?” 赞赏支持媒体的正义呼声
(2012-08-07 16:00:56)
标签:
对待人民媒体正义呼声杂谈 |
重庆社会科学院
8月6日新华社喊出了“怎能这样对待人民?”的质疑和呼声,值得大力支持、值得大力赞赏,赞赏这类正义媒体的正义呼声,维护社会起码的公正和正义。
湖南永州母亲唐慧在11岁的女儿被人强奸、被逼卖淫之后,却被劳动教养1年6个月,史称“最牛劳教”。e哥要问,欺负完女儿,欺负母亲,你怎能这样对待你的人民?
举报和上访都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要维护女儿的权利,需要经历长期多次“无理取闹”和“上级特批”,才能让司法机关启动司法程序;但以“扰乱公务秩序”被劳教,快得能赶上火箭上天。背后暴露出的当地粗鲁横蛮的执政思维令人警醒。网民不会忘记,就在两年前,永州就曾发生过县委书记向公安局发函,要求对访民“依法予以”劳动教养的惨痛教训。取闹一定“无理”,打击从重从快。“穿小鞋”“扣帽子”的方式不断创新,对上访激增的反思却停步不前。
在一个讲求法治的社会,法律是用来明示、预防、校正偏离社会规范行为的,不是某些当政者运用手中的权力恣意践踏民权、恶意中伤民心的工具。e哥想请大家想想,若公仆们都能拿出满城寻找失窃自行车、垃圾堆里找护照的效率,在第一时间一视同仁、秉公执法、严肃办案,还惨遭伤害的幼女一个公道,给遭受身心创伤的母亲一份尊严,这位身份卑微的母亲何以在漫漫伸冤路上越走越远?拿什么抚慰你,悲伤的母亲?e哥想说,请还她正义,还她公平,还她权利,还她尊严,还她温暖,还她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儿!现代社会可以用无数种方式回报一位悲痛的母亲,除了劳教!那是撒向“文明”伤口的一把粗盐。
公平正义与其它伦理价值区别在于被视是必要和压倒性的重要:公平正义可能被认为与善意、博爱、仁慈、慷慨、同情不同且更为重要,这些虽然都很重要,但我们须要知道的不只这些,我们须要知道公平正义是什么,而非仅仅它不是什么,对此问题已有不少答案被提出。公平正义,不管在语意或概念上,皆与辩护、申诉、鸣冤等概念紧密联系。
在此,我不想以法学专家的口吻给公平正义下一个定义,我只想用平民百姓的理解来表述:
公平正义就是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处理的事情能让平民百姓心平气顺,公平正义的标准就是符合平民百姓心中的那杆称。